虽不明,但觉厉【第五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虽不明,但觉厉【第五期】 古代早有先例   像是要证明韩东的论断,微博网友Kevin整理归纳出了四十多个最热门的网络新造词汇,如果从构词法上简单归类,就会立刻发现,这些网络新词实际上也就分为两类,其中,绝大部分是某句话的缩写,例如“十动然拒”——面对真诚的求爱,一位女孩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男孩;或者“细思恐极”——细细想来,这件事恐怖至极;还有“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总之,这些缩略的四字新“成语”——姑且这么叫吧,不讲究主谓动宾偏正,怎么简洁怎么来。乍看之下,这些“成语”粗鄙可陋,简直是忧心忡忡的知识分子用以论述这个时代思想贫乏的绝佳证据,的确,技术让人越来越耽以思考,但若要升华到时代的不堪,又未免牵强。   随便举例。“未能免俗”,语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讲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在富贵人家晒出绫罗绸缎时,在自家庭院挂上破围裙,旁人奇怪,阮咸答:“未能免俗,聊复尔耳。”虽是在嘲笑别人炫富,但“未能免俗”四字则近乎口语,不过后来这口语却入诗了,大约在魏晋时期过去900年后,陆游诗曰:“无可奈何犹食粟,未能免俗学浇蔬。”那么,谁知道下一个900年后的汉语会变成啥样呢?   这还不是最口语化的。有一个成语叫“见猎心喜”,意思就是见到打猎很高兴,还有一个叫“操刀必割”,这可是才子贾谊写的……三国魏晋时期的“王粲登楼”、“王祥佩刀”、“王戎似电”(王粲、王祥、王戎皆为人名),这些不算正儿八经的成语,但在唐宋时多作典故入诗词,其中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说他“似电”,还真有点“他像一道闪电”的网络味道。   新“成语”里的第二类是谐音,如“火钳刘明”(火前留名)。谐音类的成语,同样,古已有之,例如“铸成大错”,典出唐末藩镇割据时,河北魏博军阀引狼入室后的后悔:“合九州之铁,也铸不成这大错。”错通“锉”。甚至从外语谐音借来的成语也并非今天网民首创,比如“阿鼻地狱”,其中阿鼻二字,即梵语音译。 话语狂欢解构一切   当然,与“三结合”和“五一六”相比,新词语不再产生于权威的庙堂,而是诞生在与权威截然相反的、极草根的网络平台,比如“图样图森破”,其来源甚至还暗含了对权威的调侃和嘲讽。我们同样使用网友Kevin的整理数据,在他罗列的四十多个最热门的网络新造词汇里,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百度李毅贴吧,例如,“来信砍”——来XX(地名)信不信我砍死你;“细软跑”——收拾细软赶紧跑,等等等等。这个贴吧曾经诞生了最近这两年最热的新词语:“屌丝”。   作为中国男足曾经的主力前锋,李毅最著名的言论(尽管遭遇了传播过程中的断章取义)是:“我的护球技术像亨利(法国著名前锋)。”高调的话语和中国足球的糟糕成绩,让这句话看起来充满了魔幻色彩,这也奠定了这个贴吧恶搞和颠覆的话语风格,渐渐地它脱离了一个前足球明星的粉丝聚集地,而是成为了百度人气第一的贴吧,人们在这里寻找同类。   与其说这些新词的传播是脑残,不如说是一场话语狂欢。传播学理论说,人们在发表意见时,会先注意一下舆论环境,如果大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并不一致,那么他很有可能会选择沉默。但是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出现,打破了媒体精英的话语权,让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与自己意见一致的同类。在李毅贴吧,标榜自己“毅丝不挂”的网民既然从形成反权威和反崇高的集体意识开始,就把“老师”变化成戏谑的、带有情色内涵的“老湿”。如果按照博尔赫斯的说法,语言是需要有共同记忆的一些符号,那么在社交网站上活跃的那些不再沉默的大多数,就必然要用草根语言来对抗官方话语体系。   显然,集体意识与个体的性格及文化程度无关,狂欢的氛围一旦形成,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将一切解构,从而成为集体无意识,早些年大家一股脑买脑白金,现在又一股脑拜大师,民间谓“人来疯”也。表现在文化领域,也是精英文化无可奈何、只能吹鼻子瞪眼的,比如在豆瓣,在这个通常被标签为“文艺”、“知识”的网站,也有人悄悄地将The best of Yardbirds——经典乐队Yardbirds的精选集——翻译成了“绝味鸭脖”,只因Yardbird的读音,与鸭脖异曲同工。 造词水平参差不齐   当然,具体情况也得具体分析,这一波新的网络热词以缩略为主要构词形态。其中,像“语死早”(语文老师死得早)“爽场”(XX一时爽,全家火葬场)这类表面字义不清,读音不流畅,典故没有,也没有太丰富的引申含义的词汇,恐怕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但“天凉王破”(天凉了,让王氏集团破产吧)和“图样图森破”,“十动然拒”这些词语,则因具备戏剧的故事性,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生命力。   而在这些词里,私以为“不明觉厉”最好,请看——对待自己不明白不理解也不感兴趣的东西,在越文明的社会,宽忍度也越高,越野蛮的社会,宽忍度越低;从宗教裁判所不由分说地烧死异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