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咖啡馆孵化中国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咖啡馆孵化中国梦   缘起   在见第二个创业团队的路上,苏意料之中地陷入了北京三环路的拥堵中。   这是chinacache蓝汛战略投资部投资总监苏无甚特别的一天。苏点了支烟,在烟雾袅袅中思忖起来。   2006年苏加入蓝汛,刚开始是做销售。第三个月,凭借自己在互联网行业积累的人脉和多年的经验,苏签下了光芒国际的大单,随后又签下了几百万的合同。很快,他就成为蓝汛的销售主管。而在销售主管的位置上他创造了一个更大的奇迹:一个人的销售业绩是公司全部收入的1/7。   苏在工作中接触了不下2000家互联网企业,其中也包括创业期的开心网和58同城。这些他服务过的客户,接二连三地都成了业界的黑马和资本市场的贵客。眼光如此独到,苏干脆建议公司成立了战略投资部,整个部门只有光杆司令投资总监苏一人。   作为投资总监,苏每天奔波于城市的大大小小的餐桌和会议室之间,在这个以交通拥堵闻名的超级大都市里,从早到晚至多只能接触四五个团队。“投资人寻找项目很艰辛,与此同时,大量的创业者又找不到可以与投资者对话的平台。针对投资人和创业者的服务配套措施太少了。或许,我可以建立一个致力于孵化创业者的平台?这个平台完全开放,欢迎任何创业者和投资者来到这里创业,寻找投资,寻找项目!”   2013年,当苏回想三年前那个普通午后的灵光乍现,他试图小小总结:“将创业者和投资方聚在一起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业。可能因为我在刚创业的公司呆得时间久,有一种创业的心态。”   车流终于缓缓地挪动起来。苏摇下车窗,让风吹进来。“就这样,决定了!”苏跟自己说。   这个平台,以一个咖啡馆的模式存在。   为什么是苏?   这个白净圆润小眼睛的北京男孩总是精力无限——在大多数人看来,简直有点儿过分有活力了。   2000年,北京联合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苏和几个发小儿一起凑了4万元钱,在北京西单华威商场开了一家店,代理八亿时空电脑的销售。这是他第一次创业。“当时我一天卖15台电脑,给客户报价单的时候像表演似的,噼里啪啦就卖出去了。”小店开到第四个月就开始赚钱。“店开的时间不很长,但还算做得不错。回想起来当时和另外三个合伙人一起奋斗的感觉,也是一生的回忆。”   毕业后的苏加入了富士康富本主板,担任华北地区渠道经理,“其实渠道经理就是业务员,最低的职位,每月基本工资2000元。”再后来他去了当时小有名气的互联网公司8848,从普通的渠道销售做起,做到负责江苏的代理商,从无到有地建立了南京分公司。   在蓝汛,苏是著名的拼命三郎。一周七天加班是标准配置;早上5点多就被亢奋的生物钟叫醒,打一场篮球,吃着包子发着微博,八爪鱼般地关注业内的大事小情;然后骑车20多公里上班去。   2010年10月,蓝汛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刚过而立之年的苏就完成了之前许给自己的目标:作为公司高管,帮助公司成功上市。登顶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值得细细品味慢慢享受的,但苏不。他站在这个峰顶,满心是目标达成之后的空虚和痒:“没什么挑战性了。继续下去,不就是重复自己了吗?”   如同这个年代所有张扬的年轻人,苏喜欢用“理想”这个词。在他的不同岁数里,“理想”有着不同的内容:销售冠军啊,公司高管啊,上市啊相同的是这些目标后面源自青春的热情和行动力。“理想”最终落在“创业”上,是必然。苏很认同谷歌中国四大创始人之一郭去疾的论断:创业的本质是创造,而不是攀登跋涉,要培育创作的情趣,享受创作的快乐。创业不是一种职业,或者生活方式,创业是水到渠成的缘分。   “车库”这个名字也不是妙手偶得,苏显然有意为之。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在加州的一间车库里创立了惠普,乔布斯在车库里创建了苹果,比尔·盖茨在车库里创建了微软,Google也诞生于一间车库。“美国的车库多且价格低廉,这让苹果、惠普、Google等企业在初创时能以极低的成本创业。反观中国,现在缺少一些适合早期创业的场所。我的‘车库’,是不是能够孕育出中国的微软、谷歌?”   美国淘金时代,大批的淘金者来到旧金山,绝大多数空手而归。最后真正赚了大钱的不是淘金者,而是卖锄头的和卖牛仔裤和摆渡船的。   苏要当那个摆渡船的人。   这个想法得到了投资人的赞同。很快,联众创始人鲍岳桥、海虹控股副总裁上官永强、艾瑞创始人杨伟庆等10位投资人,都成了车库咖啡的股东。   苏瞄准了中关村西区,这是中国的硅谷。最初的计划是找一个200-300平米左右的空间。看到图书城步行街这个800平米的二楼空间,苏决定把设想中的咖啡馆弄得更大点儿。每平方米2元/天的租金,算上水电、人工成本,车库咖啡一个月保底收入要在5万元左右。苏和房东签下了5年的合同,加上装修及各项设备一共投入了二十几万元。   2011年4月,车库咖啡开业了。   刚开始,车库咖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