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的调查研究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患病率。 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1月对荔湾区8351名7~15岁在校中小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凸普查,应用脊柱侧凸两检法(体检、X线照片),体检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到医院照脊柱全长正侧位X片,采用Cobb法测量,Cobb角≥10°诊断为脊柱侧凸。 结果 一检阳性结果175名(2.1%),二检阳性为85名(1.02%),男性31名,女性54名,男∶女患病率比为1∶1.76,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81名,占95.3%,先天性侧凸3名,神经肌肉源性1名。 结论 荔湾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凸发病率为1.02%,通过普查,可以早发现、早诊断青少年脊柱侧凸,及时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治疗。
[关键词] 脊柱侧凸;患病率;青少年;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8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137-03
脊柱侧凸是青少年常见的躯干畸形,常引起心肺功能障碍与残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1]。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天津、广东、北京、山西、陕西等地先后开展了青少年脊柱侧凸普查,患病率为0.11%~2.4%[2-6]。通过普查,早发现、早诊断脊柱侧凸,及时矫正,能减轻畸形及降低手术率,而在广州a市,疾病防治的重心在于社区,故本研究通过对荔湾区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普查,了解此病在我区的发病率,笔者所在科室医师联合社区医院医师、学校校医及我院预防保健医师,对广州市荔湾区13所中小学校8351名7~15岁中、小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凸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年7月~2012年1月对广州市荔湾区13所中、小学校8351名7~15岁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4211名,女性4140名。调查研究经参与者及监护人知情同意。
1.2 调查方法与判断标准
采用脊柱侧凸的二检筛选法,即为体检、X线照片[7]。
由骨科医师首先对参加调查的社区医师、学校校医及预防保健医师进行脊柱侧凸知识讲座及培训普查方法,在每年一次的中小学生体检时进行本次普查。
首先由受过培训的体检医师、校医及社区医师对在校学生进行体格检查。被检查者裸露整个腰背部,自然站立,双足与肩等宽,双目平视,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观察指标有:①双肩是否对称;②双肩胛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③两侧腰凹是否对称;④双侧髂棘是否等高;⑤棘突联线是否偏离中轴;⑥Adam前屈试验,观察受检者腰前屈时两侧背部是否对称等高。以上有一项异常即为阳性[7]。对检查阳性或可疑阳性者由本院高年资骨科专科医师进行复查,记录阳性者。
对体检阳性学生组织在本院由固定的放射科专业人员标准操作,摄站立前后位脊柱全长正、侧位片,照片应包括骨盆双髂嵴,根据Risser征象了解脊柱发育成熟度。用Cobb 法测量侧凸及后凸角度, 用Nashmoe法测量顶椎椎体旋转度,Cobb 角≥10°诊断为脊柱侧凸。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脊柱侧凸患病率
8351名中小学生中阳性总数为175名,阳性率为2.1%,复诊和二检后显示的阳性总数为85名,阳性率为1.02%,即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患病率为1.02%,各年龄段患病率见表1及图1。其中男生31名,患病率为0.74%(31/4211),女生54名,患病率为1.30%(54/4140), 男、女生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P0.01),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76。
表1 各年龄段患病率
图1 患病率与年龄分布示意图
2.2 脊柱侧凸的发病类型
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的81名,占95.3%,先天性侧凸3名,神经肌肉源性1名。
2.3 脊柱侧凸的分布情况
Cobb角10°~19°者72名,占84.7%,20°~39°者11名,占12.9%,40°及以上者2名,占2.4%。
本次调查发现胸段及胸腰段脊柱侧凸较多见,其次为腰段侧凸,双弯较少见(表2)。
表2 81名特发性脊柱侧凸不同节段侧凸方向的分布情况(n)
3 讨论
3.1 普查方法的选择
目前使用公认的首选是三检筛查法进行普查,即体检、波纹照相、X线照片检查。该方法准确性无疑较高,但费用大,费时多,波纹图像照相机搬运困难,仪器易损坏[8],在社区应用时难以实施,同时由于本院条件有限,故本研究采用二检法进行普查,为了增加准确性,对6项指标中任何一项阳性或可疑阳性人员均由高年资专科医师进行复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