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人
近年,有关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2014年5月9日在上海召开的世界心理治疗大会上,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人,仅有10%的人接受正规治疗,以致出现不少悲剧。
人前坚毅,人后沮丧
学识高、地位高的社会精英,是抑郁症高发群体。遇到负面情绪时,尽管内心痛苦压抑,外表却若无其事,甚至面带微笑,不愿向人倾诉。
“人的心理承受力像一根弹簧,压得过紧,释放时就显得怪异。”北大六院(北京精神卫生研究所)老年科主任孙新宇说。
一位40多岁的主任医师工作负荷重,长期身心透支,加上在单位跟同事关系不融洽,变得落落寡合。朋友见状,拉他到孙新宇这儿“聊聊”。孙新宇发现这位医生已患中度抑郁症,且有自杀倾向,嘱咐其家属严加防范。病人回去后,家人怎么说,他便怎么做,表面很配合,但私下把药都扔了,并坚持上班。后来,坚持不住了。于是,他选择一个夜晚,躲在隐蔽的地方,一次性大量服药。他被发现时,已经无救。
“一些重症抑郁患者为了实现自杀目的,会有意识地掩盖痛苦,以逃避亲友和医务人员的注意。”孙新宇介绍,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人不愿直面自己的心理困扰,讳疾忌医。受过高等教育者也不例外,甚至更加抵触,不相信会得这种病。
“事实上,学识高、地位高的社会精英,是抑郁症高发群体。”孙新宇介绍,机关里的领导、企业中的老板、高职技术人员等,做事认真、敏感多思、工作紧张,遇到负面情绪时,为了“面子”
“尊严”乃至“进步”,强扛着压力,尽管内心痛苦压抑,外表却若无其事,甚至面带微笑,不愿向人倾诉。可是“微笑”过后,涌上心头的是更深的寂寞和孤独。
“人前坚毅,人后沮丧”的恶性循环日久,一些人会罹患隐匿型抑郁症。
“近年来,门诊中双向抑郁症患者也在增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人文医学与行为科学教研室主任赵旭东教授指出,躁狂发作时,他们情绪高昂,精力充沛,不畏艰险,能干自信,睡眠较少,觉得自己很优秀。抑郁时,则情绪低落,不想见人,自卑伤感,兴趣索然,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多数人食欲下降、失眠早醒,少数人嗜睡、贪吃。饮弹自杀的著名作家海明威就是这类患者。
“没有人对抑郁症有绝对的免疫力。”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跃至全球第二大疾病,自杀是其最可怕的症状。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抑郁症、狂躁抑郁症等心境障碍发病率为6.1%,焦虑障碍发病率为5.6%,酒瘾等物质使用障碍发病率为5.9%,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病型障碍发病率约为1%。中年以上人群抑郁症发病率高,青少年患双向心境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者多。
病症在“身”,病根在“心”
抑郁症患者更愿意表现身体上的痛苦,而非感情困扰。他们可能不会说“我很伤心,我天天哭,我很郁闷”,而是强调“我头疼,我胃痛”等
两年前,70多岁的张女士装修家里房子时,因质量问题,与工人发生冲突,留下心结,时常想起。后来她感觉身体不舒服,胃痛,气短,头晕,脑袋像箍了一个圈,身上忽冷忽热。原来勤快、闲不住的她,逐渐变得发懒,不愿出门,也不再去听戏唱曲。在北京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多家大医院的心内科、神内科、消化科甚至耳鼻喉科辗转了一年,也没查出什么大病。可她就是身感不适,悲观厌世,总想自杀。
“张女士是因抑郁障碍导致的躯体不适。”孙新宇说,我国抑郁症患者更愿意表现身体上的痛苦,而非感情困扰。尤其是老年人,看病时往往强调“我头疼,血压高,睡不着觉”,很少说“我伤心,天天哭,很郁闷”等。
“临床上,一些头、颈、腹、背、关节疼痛的疾病,其实病根在‘心’。心理问题躯体化的疾病,医学上称为‘心身疾病’。”赵旭东表示,精神障碍常常与躯体疾病共存,交互影响。
周先生3年前发生心肌梗塞,病愈后情绪持续低落,有时觉得生不如死。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服用抗抑郁药。令其惊讶的是,此后心脏病再也没犯过。虽然无法肯定这是抗抑郁药的功劳,但当他一度背着医生偷偷停用抗抑郁药后,种种不适症状又很快出现,他不得不继续服用抗抑郁药。
“不仅冠心病能伴发抑郁症,高血压、肿瘤等疾病都有伴发抑郁症的可能。”赵旭东介绍,综合性医院的住院病人中,22%~33%的患者伴发情绪障碍,尤其是老年人比例高。
随着老龄化加快,我国老年抑郁症发病率上升。一项对3.5万名老年人心理求助电话的统计分析显示,超过40%的独居老人有抑郁症倾向。“退休后失落孤独、慢性病和抑郁症的共病困扰,生理机能老人产生厌世情绪,自杀风险比年轻人高。”调查显示,我国55岁以上人群中,每年超过10万人自杀。
留守儿童是最大“隐患”
未成年人患抑郁症不像成年人唉声叹气,他们更多地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修订《公司法》解读课件.pptx
- 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docx VIP
- 危险化学安全卡—航空煤油.doc VIP
- 碱金属K和Na对配合煤炼焦特性及捣固焦炭质量影响的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VIP
- 小学美术教育在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工程承包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VIP
- 2024红太阳光伏组件用户使用手册.docx VIP
- 2025年梦想启航未来可期班会.pptx VIP
- 职业技术学校《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doc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