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与唐菖蒲的生物监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学院 070112011043 谢添 紫花苜蓿与唐菖蒲的生物监测技术 紫花苜蓿 豆科(?Leguminosae)苜蓿属多年生草本。又名紫苜蓿、苜蓿。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兼用作物。 紫花苜蓿主根发达,侧根多,主根入土2米以上,在较干旱的地区可达10米左右。茎高30~100厘米,直立或外倾,圆形或棱形,幼茎有疏毛。叶为三小叶,倒卵形,先端较宽,有齿。花为总状花序,腋生8~25朵紫色蝶形花(见图)。荚果螺旋形,2~4圈,暗棕色 。种子肾形、黄褐色,千粒重1.5~1.9克。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的生长习性 喜温暖和半湿润气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2℃。 适宜于年降水量为700~?1200mm,在年降水量只有300?mm。 pH值6.5~8.0的范围内均可生长。 最适宜在地势高燥、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沙壤土或壤土中生长,且表现突出,能够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利用苔藓(紫花苜蓿) 监测SO2空气污染 包头市市区和近郊区,以火车站为中心,样点选择采用放射布点法,由市工业区向郊区,按东、西、南、北方向沿轴向布点,在全市共布 50 个样点,对它们进行样方测定和 IAP(大气净度指数)值计算。 其中:i 为样方内出现的苔藓种;n 为某一样点内苔藓的种类总数;Q 为某一样点中的平均种类数;f 为某一种苔藓盖度与频度的综合值。 结果:来自污染源向四周辐射,越接近污染严重地段,苔藓种类越少,甚至消失,各个种的多度、盖度和频度均越小;离污染越远的地段,种类越多,且每个种的多度、盖度和频度也逐渐增大。[1] 唐菖蒲 唐菖蒲(学名:Gladiolus?hybridus),俗称剑兰,原种产于南非。花茎高出叶上,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花色有红、黄色、紫、白色、蓝等单色或复色品种。世界各地普遍栽培。它与玫瑰,康乃馨和扶郎花被誉为“世界四大切花”。 唐菖蒲的生长习性 唐菖蒲,性喜温暖,并具有一定的耐寒性,不耐高温,尤忌闷热。怕积水。生长适温白天为20—25C℃,夜间为10—15℃,此温度下,唐菖蒲开花多,子球发育好。长日照促进唐菖蒲花芽分化,而短日照则促进开花。唐菖蒲球茎的寿命为一年,每年进行一次更新演替,花期约15天,新球茎生长持续30多天,秋季地上部分枯死后,球茎停止生长而进人越冬休眠阶段,完成1个年生长周期。 利用唐菖蒲作大气氟污染监测 唐营蒲是一种对氟化物反应特别敏感的植物,江苏植物所曾用它来监测某磷肥厂周围大气的氟污染状况。 其方法是: 1、将唐营蒲的球茎栽种在花盆内,等长出3一4片叶。 2、把它们移到工厂,放置在污染源主风向下风侧不同距离(5米、50米、300米、500米、1150米、1350米)的监测点上,定期观察它们的受害症状,统计受害面积百分数(用目测法)。 现象;几天后唐葺蒲便出现了典型的HF危害症状一叶片的先端和边缘产生了淡棕黄色片状伤斑,受害部分与正常叶组织之间有一明显的界线。 结果:一周后除最远的监测点外,所有的唐蓄蒲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两周后测定它们的受害情况,结果见下表。 结论:该磷肥厂的污染范围少达1150米(在1350米处也有轻度污染)。又根据距污染源5米处的唐菖蒲受害面积百分数为1150米处的8.3倍,可估测距污染源5米处大气中的含氟量应为1150米处的8倍左右。这种估计结果与1974年6月该厂大气氟化物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这说明植物监测不仅可以定性,也可以达到粗定量的水平。[2] 参考文献 [1]孙秋雨,利用苔藓(紫花苜蓿)对大气污染(SO2)指示作用研究.《科技信息》,2010年,第 1 期. [2]利用唐葛蒲和金荞麦监测大气氟污染.江苏植物所供稿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