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二 章 电气安全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感知电流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有发麻感觉及轻微针刺感的最小电流。就工频电流有效值而言,人的感知电流约为( )mA。【2009年真题】A.0.1~0.2B.0.5~1C.10~100D.200~300
2、感知电流是( )。A.引起人有感觉的最小电流B.引起人有感觉的电流C.引起人有感觉的最大电流D.不能够引起人感觉的最大电流
3、摆脱电流是人触电后( )。A.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小电流B.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电流C.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D.不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4、室颤电流是通过人体( )。A.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电流B.不能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C.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大电流D.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
5、当有电流在接地点流人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 )。A.跨步电压B.跨步电势C.临界电压D.故障电压
6、当设备发生碰壳漏电时,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所造成的电击称作( )。A.直接接触电击B.间接接触电击C.静电电击D.非接触电击
7、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以按( )考虑。A.50~100ΩB.800~1000ΩC.100~500kΩD.1~5MΩ
8、电流途径最危险的是( )。A.右手到后背B.右手到前胸C.左手到后背D.左手到前胸
9、感知电流就平均值而言,为( )mA。A.男性约为1.1;女性约为0.7B.男性约为0.7;女性约为1.1C.男性约为1.2;女性约为0.8D.男性约为0.8;女性约为1.2
10、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汇集起来即构成电弧。电火花和电弧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电弧的引燃能力很强,通常情况下,电弧的温度最高可达( )以上。【2009年真题】A.4000B.6000C.8000D.5000
11、产生静电最常见的方式是( )起电。A.破碎B.接触—分离C.感应D.电荷迁移
12、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 )的基本防护措施。A.电磁场伤害B.间接接触电击C.静电电击D.直接接触电击
13、测量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通常采用( )测量。A.欧姆表B.电压表C.电流表D.兆欧表
14、保持安全间距是一项重要的电气安全措施。在10kV无遮拦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离为( )m。【2009年真题】A.0.7B.0.5C.0.35D.1
15、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这种系统称为( )。A.TT系统B.TN系统C.IT系统D.保护接地系统
16、下列的电力系统接地形式以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连接形式中,符合IT系统的要求的是( )。A.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B.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C.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D.电力系统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17、电缆或架空线路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配电线路的最远端及每1km处,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时共同敷设的两端应作重复接地。每一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 )Ω。A.5B.8C.10D.12
18、符号“回”是( )的辅助标记。A.基本绝缘B.双重绝缘C.功能绝缘D.屏蔽
19、在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手持照明灯,安全电压不得超过( )V,若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手持照明灯安全电压不得超过( )V。A.36;12B.50;42C.110;36D.50;36
20、类设备的工作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保护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A.2MΩ、5MΩ、7MΩB.5MΩ、2MΩ、7MΩC.7MFΩ、5MFΩ、2MΩD.2MΩ、7MΩ、5MΩ
21、T4组爆炸性物质的引燃温度是( )。A.300<T≤450B.200<T≤300C.450<TD.135<T≤200
22、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分区中,油罐顶上呼吸阀附近属于( )区。A.0B.1C.2D.3
2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大于( )d/a的地区,高度在( )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A.15,15B.15,20C.20,15D.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智能建筑的信息传输网络基础.ppt
- 置业顾问工作总结置业顾问工作总结置业顾问工作总结置业顾问工作总结.doc
- 重大教学问题行动研究项目的开展.ppt
- 重点专科 闫咏梅.ppt
- 重庆风暴手绘——城规设计理论之7.中国部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建设总结.ppt
- 重庆商圈比较-最新数据、经典分析.ppt
- 重庆市教育科学.doc
- 重症监护室(icu)规章制度重症监护室(icu)规章制度重症监护室(icu)规章制度重症监护室(icu)规章制度.doc
- 周口电容器厂家直销各类电容器.doc
- 珠海市旅游综合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