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泗水县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是社会最为关注的群体之一,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同时又是一个独特的弱势群体。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情况下,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分析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探寻预防、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性工程。本文作者,通过收集近四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资料、对比分析、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全面描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深入剖析犯罪原因,综合研究防治对策,以期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目的。
一、泗水县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占总体案件数量的比例。
(二)侵犯财产案件人数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比例。
(三)严重暴力犯罪人数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比例。
(四)团伙犯罪人数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比例。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一)由单纯轻微刑伤犯罪趋向以侵财为目的的抢劫盗窃。
未成年人自身特点决定了遇事不冷静,做事好争斗,容易在生活、学习中因一点小矛盾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无法选择正确途径表达或化解,多采取简单直接的暴力手段,导致因小失大的单纯轻微刑伤犯罪增多。根据调研显示,许多未成年人沾染的社会化因素不断增加,不再满足于打架、滋事,近几年已逐渐步入了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抢劫、盗窃犯罪,甚至有转化型抢劫。从本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来看,主要表现在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犯罪与抢劫、盗窃等故意犯罪。据统计,近四年来,抢劫案件占案件总数的38%以上,盗窃罪占33%,而这些又以男性为主,占犯罪人数的98%。
(二)由普通刑事案件趋向严重暴力犯罪
近三年来,犯罪的未成人所采取的手段不断升级,演变为严重侵犯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手段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刑事犯罪手段。由几十元至上百元的一般侵财犯罪向采用严重暴力手段抢劫,如2010年,胡某结伙他人入户盗窃几条香烟,后以暴力手段抗拒抓捕,未得分文;由一般的朋友交往发展到严重侵害人身权利犯罪,2011年,张某约女网友见面,与其他2名未成年人在宾馆内实施了3人轮奸,对犯罪过程实施录像,情节十分恶劣;由一般的邻里纠纷转化为刑事犯罪,2011年办理的田某放火案,未成年人田某因琐事与他人发生矛盾,遂生报复心理,点燃邻居所经营的一家手机店窗户,造成严重后果;由小摩擦的肢体冲突上升为聚众斗殴,2012年,王某家与邻居发生口角,后纠集多人将邻居打成重伤。
(三)由一般共同犯罪趋向涉黑涉恶犯罪
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完全,正处于模仿、塑造阶段,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又因为未完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易沾染不良风气,在“哥们义气”心理支配下,参与到拉帮结派江湖派系中,“头脑一热”就冲动行事,误入违法犯罪的歧途。据统计,近四年来,本能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约90%的案件属于共同犯罪。由于“人多力量大”思想作祟,形成了以结伙犯罪向团伙犯罪转变的趋势,以松散临时组织向以固定成员组成的犯罪团伙或犯罪集团转变的趋势,同时产生团伙或集团的霸主或老大,甚至出现了江湖派系之争,为壮大势力主动向黑社会性质组织靠拢或被拉拢,从而从团伙性呈现出涉黑性。2012年泗水县检察院办理的商某、马某等十人抢劫加油站案,其中未成年人4人,所抢劫对象为现金存放较多、人员流动较大的加油站,因此而产生的社会影响较一般抢劫犯罪大。
(四)由高年级学生犯罪趋向低年级学生犯罪
未成年人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心理因素极不稳定,社会感知性不强,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导致盲目模仿,意气用事,不计后果。近四年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大多为初中毕业,有的甚至是小学辍学,平时并无固定工作,生活全靠父母,经常出入网吧等娱乐场所。由于没有固定工作,这部分未成年人便经常流浪街头,没钱之后便起邪念,预谋实施抢劫、盗窃犯罪。如曹某某抢劫案,该未成年人平时不爱学习,经常到网吧上网,在网吧结实几名不良少年,导致开销越来越大,后因没钱上网便与朋友抢劫他人钱财。
三、未成年人犯罪高发的原因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因素
1.法律意识淡薄
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共同点之一就是不懂法,不学法,法制观念淡薄,无视法律尊严。由于他们多数无心向学,把过剩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打闹,争抢斗勇,导致厌学、逃学,辍学,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交坏朋友。在上学阶段并未接触相关的法律知识,不知道法律的概念,容易误入歧途。
2.行为后果认识模糊
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对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认识不清。如寻衅滋事犯罪嫌疑人巩某,其受朋友之邀,去帮其朋友去“教训”人,其认为这是“讲义气”,是为朋友“两肋插刀”,殊不知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案发后被民警抓获时若无其事,这就说明未成年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漠然心态和茫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