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南卓越倡导用“养护”新理念取代“消杀”旧模式
“养鱼先养水”的理念广大渔农众人皆知,无不认可,但令人遗憾的是无人照做。因为养鱼必须定期用消毒药、抗生素消毒、杀菌、杀虫的“消杀”理念在渔农的大脑中根深蒂固。也许他们认为“消杀”就是“养水”,只有“消杀”就能保证养殖对象的健康。殊不知,“消杀”方法的采用彻底的否定了“养鱼先养水”的科学理念。客观实践证明“消杀”是养殖环境恶化,养殖病害频发甚至泛塘绝收的“罪魁祸首”。海南卓越倡导用“养护”新理念取代“消杀”旧模式,是通过对采取“消杀”方法养鱼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或埋藏的隐患调查挖掘,发现“消杀”对水产养殖的危害性越来越严重而提出的。希望广大养殖户从“消杀”模式中吸取教训,从而树立“养鱼先养水,培藻是基础,养底是关键”的新的养殖理念。以下简单介绍“消杀”的危害性和“养护”的科学性。
一.什么是“消杀”旧模式?
就是传统的定期“消毒、杀菌、杀虫”的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沿用几十年,已经成为广大渔农的一种养殖习惯。认为只有采取“消杀”的方法才能有效的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问题。消毒、杀菌、杀虫药用了几十年,使广大养殖户在养殖观念上也“中毒”至深。以至于离开了消毒药就没法养鱼了。“消杀”实际上是典型的治标坏本的做法。导致的结果是:标本皆败(客观现实是当鱼病发作时,消毒、杀菌、杀虫药越来越不见效,养殖环境水质、底质之本源越来越糟糕)。
“消杀”模式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破坏养殖生态环境。“消杀”是好坏通杀(有益的、有害的都被杀掉),导致水体的生态循环“掉链”,水体失去活性成为“死水”。定期使用消毒药抗生素,会使药残在水体沉淀,死亡生物的尸体大量沉积塘底,导致塘底腐臭变成“死底”。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池水,促使养殖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而发生底臭、底酸、泛底,泥浊水、铜锈水、蓝藻水、红浊水、黑浊水等危险底质和水色,直接威胁危害养殖对象的健康。
2.破坏水体溶氧。池塘溶氧70%的来源是有益藻类生产的。“消杀”所用的消毒药首先危害的是水上层的藻类。藻类除了产氧的功能,还具有天然饵料(白鲢、育苗最好的饵料)、解毒(吸收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磷酸盐,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其生产的丰富的溶氧充分降解和控制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甲烷以及病原微生物的生成繁殖)、净水(减少或消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我们平时所说的肥、活、嫩、爽,就是指良好的藻相表现出来的水色)、稳水(藻相好,则水质稳,水质稳,则减少水产养殖对象的应激,减少条件致病因子),当藻类被杀掉,溶氧的来源就受到破坏,溶氧是水产养殖的命根,当命根受到威胁,其危害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3.增强了敌害生物的抗药性,降低了养殖对象的免疫力。“鱼病更频繁,鱼病更严重了,用药没效果了,养鱼越来越头痛,鱼病没治好反而惹得养殖户心病加重,该用的药都用了,该找的药店都找了,用药的量和用药的次数都加倍了—死鱼的事常常发生,死鱼的量一天比一天多。”这是真实的写照。消杀药品的过量使用,使病虫、病菌、病毒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抗药性的提高,使消毒药的作用失效。但养殖对象也是生物,泼洒在水体中超剂量的消毒药也会促使其慢性中毒,从而使养殖对象活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这就为病原生物的入侵制造了机会。为抢救病鱼,只能采取变本加厉的“消杀”模式来处理,于是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死胡同”。“消杀”的药品对病原生物产生不了作用,但它会产生大量耗氧和促使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叠加的副作用,从而导致“缺氧”、“中毒”,使养殖对象在病害中雪上加霜,所以鱼病的暴发和大量的死鱼追根求源就是祸起“消杀”。
4.缺氧泛底、浮头翻塘,加大养殖风险。“消杀”使水底败坏,水体溶氧降低,特别是“消杀”之后,天气突变,低气压、闷热,或长时间阴雨会加剧水体分层和水中溶氧的恶化,常规的补救措施是认为开足增氧机,抽水循环,泼洒增氧粉(过碳酸钠类的增氧剂),以为增氧机、循环水、增氧粉可起到增加水中溶氧的作用,其实不然。增氧机主要功效是活水,将上层藻类生产的溶氧通过水循环使整个水体的溶氧得到均衡,同时将塘底下层的有害物质通过水循环交换至上层,有的被藻类吸收,有的溢出水面。其真正从空气中导入水体的氧是极其有限的;化学增氧剂(过碳酸钠)用的过量,也会对水体造成破坏,当鱼大量浮头时,过量的使用,对鱼的鳃部、鳃丝刺激明显,用之不当会导致大量的死鱼。因为缺氧引起泛底,使水体混浊并充满毒性(消毒药残留、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甲烷、氨氮等),气候、水质突变,使养殖对象产生强应激,缺氧、应激、中毒危害叠加,最终导致“翻塘”。
5.影响养殖效益,挫伤养殖信心
“消杀”是水产养殖恶性循环的始作俑者,也是挫伤养殖信心的杀手锏。如前所述消杀导致恶性循环,轻则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每用一次“消杀”药,就会减料甚至停食和停长几天)或者每天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施工复习修改.doc
- 2011 天河 六上 期末.doc
- 何为中庸之道.doc
- 华名教育从化太平点六年级语文期末水平测试卷.doc
- 就像妈妈在你身边.doc
- 山明水秀,婺源水乡教案.doc
- 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第四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及答案题.doc
- 河北省邯郸四中2008-20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
- 江苏省徐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doc
- 浅谈备课.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