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65年 中国工业不辱使命.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5年 中国工业不辱使命 金 碚《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08日 ? 07 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经过65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告别了“一穷二白”,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有今日之成就,工业发展不辱使命!   工业化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的必由之路   在人类数千年文明史的大部分时期,无论是以幅员、人口还是以生产总量计算,中国都是世界第一大国。但当18世纪一些西方国家发生工业革命、世界上出现了一批工业国之后,中国很快成为贫弱的“巨人”,尽管仍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却因工业薄弱而受人欺辱,徒有庞大身躯却无力挺腰站立。相反,“泱泱大国”眼中的偏域小国,例如英国等,一旦拥有了强大工业,就可以成为雄霸世界的强者。   近代以前的数千年,中国走的一直是“勤业”之路,即主要以增加劳动力的方式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率先走上了以机器和非人力能源替代人力的现代发展道路。英国人艾伦·麦克法兰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中描述道,“突然之间,一个原来主要靠动物和植物将阳光转化为点点滴滴的可再生炭能的世界,变为可以使用千百万年的能量储藏了——最初是煤炭储藏,然后是石油储藏。机器化、城市化、工业化、工厂化的时代在这个小小的岛屿上诞生了,50年后又开始向其他地方蔓延。”正是这领先50年的工业化,奠定了英国长达两三个世纪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优势。20世纪,美国成为最强大的工业国。而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一定意义上就是工业薄弱的“软骨病”史:没有筋骨,必为病夫!   当今世界,尽管一些小国可以凭借自己的特色经济而生存,未必要以工业立国,但凡大国则必须建立本国工业来支撑庞大的身躯,否则必然衰落甚至崩溃,被开除“球籍”。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工业尤其制造业是大国之“筋骨”,只有建造起“钢筋铁骨”,大国方可屹立而不瘫软。在很大程度上,新中国65年的经济建设史,就是一部工业化的创业奋进史。迄今为止,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大经济法宝就是规模巨大的工业体系。   工业肩负创造物质财富的历史责任   新中国成立65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工业发展令世界惊叹。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现象:从西欧工业革命算起,经历了二三百年,才使全球大约20%的人口生活于工业社会;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则在几十年时间内,使全世界生活于工业社会的人口翻了一番。中国工业让一座座城市和一个个企业拔地而起,辉煌的建设成就使中国一改贫穷落后的旧貌:大多数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于是,一些人认为,中国至少是中国东部地区,工业化就快要完成了,很快就要进入发达工业国的行列。而一些工业品产能过剩似乎标志着工业的末路,应该“去工业化”了。其实,中国工业创造和积蓄物质财富的使命还远未完成,中国工业仍然重任在肩。   创造和积蓄物质财富是工业化的伟大历史使命。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物质财富拥有量,主要包括自然物质和工业生产物的蓄存量两大类。也就是说,除了大自然的赐予,各国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主要是工业品,尤其是工业所创造的生产设备、建筑物、交通体系及各种物质基础设施等。现存的由人类创造的可以长久保存的物质财富,几乎都是工业创造的。而且,第一和第三产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甚至非物质财富都在不同程度上是“工业化”的。严格说来,如果没有工业,没有加工制造,人类就仍然处于蛮荒时代;如果没有工业,即使自然财富,也大多不可为人类所用。   因此,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是否完成,不能仅仅看当期生产流量规模,更要看工业所生产和蓄积的物质财富存量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只有当大规模创造物质财富的任务基本完成、社会追求的目标已经主要不是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享用“服务”和积蓄文化财富时,工业化时代才会宣告结束。而且,即使到了那时,工业也不会消失。任何时代的人类生产和生活都不可能离开工业及其所积蓄的物质财富。   根据我国学者的估算,2008年,美国财富总量是中国的5.9倍,日本是中国的2.8倍;美国生产性财富(工业生产物蓄存量)是中国的3.8倍,日本是中国的2.4倍。而人均生产性财富美国是中国的16倍,日本是中国的25倍。如果美、日、中三国均保持当前的生产性财富增速,中国的生产性财富要到2034年和2035年才能赶上美、日两国。而人均财富总量赶上美、日,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可见,从工业化创造和蓄积物质财富的历史使命来看,中国工业化还远未完成。就总体综合素质而言,中国工业化并没有真正到达中后期阶段。现阶段,中国最重要最迫切的战略任务之一,仍然是继续强健工业筋骨,真正实现现代工业文明。   工业是科技创新和民生发展的坚实基础   工业对于人类发展的一个最伟大贡献在于,它是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在现代社会,人类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要以工业为基础和手段。科技进步是工业的灵魂

文档评论(0)

kxiachi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