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窑遗风
“柴窑”遗风——从五代耀州青瓷与高丽青瓷的对比看高丽青瓷的渊源
高丽青瓷渊源于中国青瓷是不争之事,但是他究竟以当时中国的哪个窑口为师呢?过去倾向性的意见是高丽青瓷主要师承越窑、龙泉窑,粗想起来这似乎是成立的观点,但是通过对近来出土问世的五代耀州窑中的精品青瓷窑物对比可发现,二者在从器形、釉彩、垫烧工艺特征等诸多方面有 惊人的一致性。反观高丽瓷与越窑瓷、龙泉瓷之间,双方间的一致性很少,只是类似而已。这不由得使人断言,高丽青瓷就是借鉴当时五代耀州青瓷而成,而之所以舍当时越窑之近而求鉴于路途遥远的陕西耀州原因不外乎二,其一是学就学最好的,而当时的五代耀州能烧造最好的青瓷(图1),所以被借鉴,这一点从影像瓷身上也可见到端倪;其二,依据“高丽至巧,其绝艺归公”的记载,高丽青瓷属官窑器,其烧造的是供御、官所用,所以被其追求和模仿的对象应该是具有同样地位功能者。而五代耀州窑遗址出土数枚官窑瓷,说明当时五代耀州窑具有供御特性。再
图1 五代耀州窑青釉托盏
结合目前已有的窑物标本资料、结合历史记载和今人研究成果,五代耀州窑器具有问鼎瓷中之魁首的精美实力,也符合文献记载的关于“柴窑器”的所有特征应属为后周时烧瓷的“柴窑”。因此被高丽国借鉴也是也是应有之义。换个角度说,从高丽青瓷的特性能看到五代耀州青瓷的诸多身影,二者的传承借鉴关系最为紧密,从高丽青瓷的身上也有反观被借鉴的身影特征和在当时中国社会的应有地位。
二、关于高丽青瓷与五代耀州青瓷之间传承借鉴关系的证据
1、窑物特征对比之下的一致性或者说是借鉴关系
①、釉色:被南宋太平老人喻为天下第一的高丽青瓷拥有的确迷人的青色釉(图2),当然这种釉色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其色有天青(图3)、淡青、粉青、豆绿,而这些色别竟和五代耀州青瓷色系相同,而同期的越窑青瓷则没有这么多的变化。甚至是有必要强调的是耀州青瓷中有黒釉瓷 ,而遗存的高丽瓷中也有黒釉瓷,且器形也是耀州窑器器形(图4)。虽器型略有出入,但从其肩部及球腹上看,高丽瓷器仍未脱耀州窑风格,只略作调整而已。高丽青瓷的翡色瓷器。
图2 高丽青瓷托盏 图3 耀州窑天青釉瓷片
图4 高丽黑釉堆花梅瓶 (左)与耀州窑黑釉梅瓶(右)对比
图5 五代 耀州窑青釉花口盏(左)与高丽青瓷三足炉(右)釉色对比
②器型:高丽翡色青瓷的器型,自然、圆浑、流畅,生活气息浓郁。如碗、盘、碟、壶、瓶等器物,曲线柔和,与耀州窑大气,结构丰满的风格十分吻合。技术高超的高丽瓷器工匠制造了春笋、石榴、葫芦、甜瓜等形状的水壶和其他器皿,还制出了鸽子形砚滴、跪坐的形香炉、荷花形香炉等。这些瓷器把幽雅而端庄的式样、清新而柔和的色彩、纤细的花样很好地配合起来,形成了综合的造型美。到其原型。如北宋青釉药王供像(图6)
图6 宋 青釉药王供像 图7 高丽青瓷仙人捧桃形注子
与高丽青瓷象形道士形注子(图7),二者无论在人物表情、动作举止都惊人相似,可以肯定地说在瓷雕像生瓷方面,耀州窑正是高丽青瓷的鼻祖。宋代徐兢所写《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陶炉条日:“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狻猊
图8 高丽青瓷香炉动物形顶左)与耀州窑动物残件(右)对比
图9 高丽青瓷鱼龙形水注 图10 宋 青釉刻花倒流壶
图11 耀州窑倒流壶底部(左)与高丽倒流壶底部(右)对比
图12 五代耀州青瓷托盏(左)与高丽青瓷托盏(右)对比
此二托盏造型极为相近,釉色更为典型的天青色
图13 耀州窑斗笠碗(左)与高丽青瓷斗笠碗(右)对比
③垫烧工艺:高丽青瓷的垫烧方式与耀州窑如出一辙,施釉的部位不仅为器物内外通体,还包括器物的整个底足和足底。此种施釉方法又被称为“裹足釉”,为用釉裹足之意。 且二者均足墙外撇,足底平直,内有乳突(图14)。高丽青瓷初期章,1997年受韩国美术研博中量的微小气泡。在装饰手采用了泥条和锯齿形支烧具,烧成后遗留的支烧的时间也仅有38年,因华在“新窑器”之外是痕较大,影响了器物的美观。后又受耀州窑的新罗、百济并雄的三国时代华物底罐和圜底釜,又影响,采用三角支垫
图14高丽青瓷碗底部(左)与宋耀州窑青瓷碗底部(右)沾沙对比
图15 高丽青瓷足墙(左)与耀州窑青瓷足墙(右)对比
图16 耀州窑天青釉瓷平底部(左)与高丽青瓷天青釉瓷(右)平底部对比
此两块瓷片无论胎、土釉色均极相似,很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