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封建历史复习管窥.doc
中国封建历史复习管窥
初三历史复习课堂一直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许多人认为复习课上,老师讲解难以把握中心,学生自学又难以掌握内容。其实在复习中,老师以提示归纳为辅导手段,学生以自学总结为妙,分清主次,掌握顺序,这样复习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一、分期讲解
初中历史课本上所讲的内容,都是时期的,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外交、民族战争等各方面的内容也各有特色,每个特定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事件。分清历史时期掌握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的主要脉络,复习起来自然会有族矢,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如复习中国古代封建历史期,则可以划分为五年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五个时期每个时期的起止年代和历史特征如下:
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统一的时期,汉族形成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589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五胡南下)
隋唐时期:(从公元581年――907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时期)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从公元907――1368年,元朝灭亡是我国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从1368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是封建君主制达到顶峰,封建社会逐渐衰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五个分期,有三个统一时期,两个分裂时期,即政治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这样可以逐渐将各个时期的事件,人物归到自己特定的时期,掌握了历史的主要线索,复习起来既轻松自如,又极大提高了复习效果。
二、同类归纳
初中历史课里边,不管时期如何,都会有些性质相同的事件,如果将这些类似的内容归纳总结,统一复习,这样可以达到举一反三,收到显著的复习效果。
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削藩”问题,藩是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对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很大的威胁性,故历史上有削藩事件,及藩王叛乱的事件。西汉景帝削藩引起“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君权。明朝初期藩王势力日益扩大,建文帝即位于着手削藩引起“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胜利,即位是明成祖,仍推行削藩政策。清初封吴三桂等人为藩王,权高位重,康熙下令削藩,引起“三藩叛乱”经过八年战争才胜利,大大加强了君主专制。
另外,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治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几个既是重要的名词解释,又是重要的历史事件。
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萨尔浒之战”这些战争的时代背景、结果、影响都要掌握。,顺这条线索,则省事多了。
另外,中国封建社会中还有许多改革,农民起义,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也需归纳总结一下,顺例复习,增强记忆。
三、重点难点解释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经济方面的问题也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可以由老师先分时期分方面的讲析一下,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
如封建社会君权加强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回答:
1、秦朝: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2、隋朝: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制
3、宋朝:以文制武、设禁军
4、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设六部,又设立特务机关,西厂、东厂、锦衣卫。
5、清朝:设军机处,君权空前加强。
将书中重点总结起来,个别记忆,掌握了这些,考试的时候才会心中有数。
四、启发自学
对于复习课仍以学生自学为主,但老师应对学生加以启发,当学生苦思冥想而没有结果时,这时老师稍加提示,学生便会豁然开朗,这样既加强了学生记忆,老师也完成了辅导学生复习的任务。
五、掌握一条朝代更替主线
中国古代史的参考书是按照中国朝代的更替而编写的,所有这是中国古代史的一条主线,要牢牢把握这条主线,分清前后顺序,切忌复习到考前都不知道哪个朝代在前,哪个朝代在后,这是学习历史最大的忌讳,因为历史学是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的实证性学科。只有在熟悉朝代更替和时间起止的基础上才能对知识有比较清晰的脉络和框架。
六、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概况
如果想做到对中国古代史整个阶段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就必须从某个朝代的的社会历史概况做起,也就是说对某一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等几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比如:要掌握唐朝的社会历史概况,在政治上,唐朝中央的三省六部制,地方州县两级制,同时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等10道;科举制度、府兵制、唐律等。在经济上,均田制以及赋役制度相对于隋朝的变化,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概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