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2011年各地名题汇编29: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4小题) 1.(2011年4月北京海淀区一模14题)元代农学家王祯撰著的《农书》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巨著。该书体例完整,内容涉及元朝全国l1个省,力图对整个农业生产作系统全面的论述。据此,王祯农书与《齐民要术》的不同之处有( ) A.是完整系统的农业科技著作 B.包括农业生产各主要方面 C.涉及南北方各地的农业生产 D.有利于战乱后农业的恢复 2.(2011年1月吉安市期末质检3题)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3.(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4题)《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 )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 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4.(2011年4月阳泉市一模28题)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C.农民被迫弃农经商 D.生产模式体现耕织结合的特点 5.(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5题)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6.(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2题)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位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11年5月苏、锡、常、镇二模2题)“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8.(2011年5月威海市二模10题)《论贵粟疏》载:“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脆弱性 B.自足性 C.顽强性 D.封闭性 9.(2011年5月太原市二模35题)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自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10.(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12题)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生产经验的积累总结 B.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C.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 D.生产组织的规模扩大 11.(2011年4月德州二模9题)《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该现象( ) ①反映了养牛成本较高 ②反映了随着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③加剧了小农经济的分散、落后性 ④不利于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11年4月天津市宝坻区一模3题)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文档评论(0)

jiyousi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