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名词解释
1.中体西用论:它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赂,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和基本理论.中体西用论者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体,为本,以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现代新儒学: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为主要特征的,力图用传统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从文化上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学术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冯友兰,唐君毅等人。
4.全盘西化论:是一些自由主义者的文化主张,其核心内容是现代化=西方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无是处,与现代化水火不容,主张不预设任何人为的限制,照搬西方欧美的社会制度和化意识作为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全盘西化论既反对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也反对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表现出对待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与极端化倾向.其代表人物有毛子水,吴稚辉,胡适等人。
5.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周敦颐,程颢,程颐,朱嘉,陆九渊,王守仁等人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融进儒家思想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派的学说,他们注重证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强调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上种带有明显宗教功能的的学说。
二、简答题
1.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排他的文化体系吗
答:中国文化从来不是封闭的排他的文化体系,中华民族正是以其海纳百川,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开放胸襟吞吐吸纳着世界各民族文化,从而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汇中,不断激活生命潜质.生生不息,刚健有为。
2.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哪几次
答: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两次:一次是从汉到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一是从明清之际到近现代,欧洲西方文化的传入.这两次中外文化交汇的影响之大,足以构成划分中国文化史分期的重要界碑。
3.世界各民族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答: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不断的交流,传播过程中,产生不同质的文化的刺激,碰撞,影响,吸收,整合与变迁,从而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4.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
答: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即: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5.中国佛教的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说明了什么
答:中国佛教的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有力地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充分开放性,鲜明主体性以及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同时也生动地显示出文化交流的双向互渗性。
6。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有哪些特点
答: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文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和南亚次大陆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②交汇兴趣起了变化,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味十足;③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已绵延四个世纪,至今仍在进行当中;④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7.陈独秀通过清理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的脉络,明确提出了一个怎样的思想
答:陈独秀通过清理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的脉络,明确地提出了这样一个思想;中国要走出落后挨打的局面,走向与世界接轨的现代文化,光有火器历法,声,光,化,电之类的物质文化变革以及行政制度良否问题的制度文化变革是不够的,中国文化必须进行价值观念层面――精神文化体系的最深层次的变革,这才是中国文化的出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8.中国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对西方有什么影响
答:中国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对西方的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
9.何谓文景之治
答:秦未农民起义及楚汉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极度破坏.西汉建立后,文帝,景帝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提倡农耕,皇帝大体能节俭,许多政策都围绕农业而定,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了国库收入,所以,史称文景之治。
10.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是什么
答: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纸和造纸法,雕版印刷术,罗盘(指南针),火药等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的西传。
11.在中国的制度文化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答:在中国制度文化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
12.按发展说,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有哪些
答:按其发展说,中国古代学术主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