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二 一二单元 过关题.docVIP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二 一二单元 过关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二 一二单元 过关题

高三必修二 一二单元 过关题2016-10-20 1.《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C.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2.“(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列选项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3.清代律学名家薛允升曾指出,对于“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一般性犯罪,明律的处罚轻于唐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儒家信仰的重建 C.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统治思想的转变 4.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拜财神的习俗浓厚,浙江拜范蠡为财神,安徽徽州拜管仲为财神,江西拜关公为财神。这些,朝廷不但认可,还给予支持。这反映出(??? ) A.朝廷不反对宗教信仰???? ?????? ?B.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C.朝廷藉此强化忠君思想?????????? 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5.晋商和徽商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是由于古代商帮( ) A.发展商品经济致使衰落 B.无法顺应新时代的转型 C.经营商业的理念较落后 D.专制体制局限未能突破 6.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 A.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本与制度 7.清政府1898年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3年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1906年颁布了《奖励商勋章程》;1910年颁布了《奖励棉业章程》等,对这一系列法律文件颁布的理解准确的是 A.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到来 B.彻底的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C.有助于消除“贱商”“抑商”观念 D.目的是为了解决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8.1929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形成鼎足之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  ) 其发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B.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 C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舆论 D.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 ) A.利于抗战时期的资源调配? B.探索着苏式计划经济体制 C.导致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 D.改变了重工业落后的状况 10.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却也从此“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毕竟这种“静止”状态自马可·波罗访华已经延续了500年之久。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中国( ) A.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落伍 B.国家经济政策保守落后 C.难以抵挡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固守传统农耕经济模式 11.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A.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 B.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 C.经济危机发生,经济进入“滞涨”状态 D.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 12.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材料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 C.官府垄断

文档评论(0)

yunlaj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