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2 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一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的分类 图1、图书馆陈列的图书 图2、商场摆放的商品 对于多达千万的化学物质和更多的化学反应,人们要想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方法,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化学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 碱 氧化物 盐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化学反应 按反应前后种类、类别分类 按得氧,失氧分类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B+C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例如: 2CuO+C===2Cu+CO2 高温 分类的方法: 交叉分类法 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使人们更 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等。 分类的意义: H2SO4 HCl HNO3 H2S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交叉分类法 对事物认识较全面,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树状分类法 H2SO4 HCl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CO2 CaO 把事物认识得更加深刻,促进科学发展 石油产品及其应用 汽油 煤油 柴油 润滑油 石蜡 沥青 液化石油汽 汽车发动机燃料 飞机、煤油炉燃料 柴油发动机燃料 机油 各种化工原料 铺路 树状分类法 1、下列物质按不同的分类标准选择,可选出 与其他三项不属同类的物质? (1)选___. 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 (2)选___. 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 A. 盐酸 B. 浓硫酸 C. 硝酸溶液 D. 纯碱 2、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 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 合适的物质类别上. O2 Cu 硫酸溶液 Ba(OH)2 KNO3 CO2 空气 D 其它三种都是溶液 D 其它三种都是酸 九种分散系(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物质,称做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做分散剂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有9种类型: 有色玻璃、合金 固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固 液 泡沫塑料 固 汽 糖水、油漆 液 固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液 液 泡沫 液 汽 烟灰尘 汽 固 云、雾 汽 液 空气 汽 汽 实 例 分散剂 分散质 分散系的分类 泥浆水 不稳定、不均一 100 nm 浊液 豆浆 较稳定、均一 1 ~ 100 nm 胶体 饱和NaCl溶液 稳定、均一 1 nm 溶液 举例 主要特征 分散质粒子大小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小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时 小结: 三种分散系对比,溶液是最稳定的,而浊液是很不稳定,胶体则介于两者中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胶体与溶液的区别: 【实验2-1】 Fe(OH)3胶体的制备及胶体、溶液、浊液外观特征的比较 现象: 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均一、稳定、透明的,而泥水浑浊,不透明,有泥沙沉淀 结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胶体和溶液都属于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属于不稳定的分散系 【实验2-2】 验证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是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现象: 结论: 可见到Fe(OH)3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而CuSO4溶液看不到此现象 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常用的物理方法 【实验2-3】 过滤Fe(OH)3胶体和泥水 现象: 结论: Fe(OH)3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渣,过滤后的液体还是红褐色;泥水过滤后在滤纸上得到泥沙,而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空隙,浊液分散质粒子则不行 胶体的用途: (1)盐卤点豆腐;(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3)明矾净水;(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5)水泥硬化;(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7)土壤胶体中离子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散射而形成的。 区别溶液和胶体。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 丁达尔现象的应用: 退出 事例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能否通过滤纸 外观特征 分散质 粒子的大小(nm) 悬,乳浊液 胶体 溶液 分散系 泥水 Fe(OH)3胶体 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鄂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 医院诊疗规范管理体系.docx VIP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DB51T 2616-2019 机关会议服务规范 .docx VIP
- 2025年广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GBT7725 -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pdf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6 Numbers in life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4课时).docx VIP
- 07SG528-1:钢雨篷(一) 国标图集.pdf VIP
- 《心理学(第4版)》课件全套 姚本先 第1--11章 绪论 ---心理健康与教育.pptx
- 司法考试必背大全(涵盖所有法律考点).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