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08—200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doc

福建省漳州市2008—200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漳州市2008—200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漳州市2008-200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听说能力。(10分) 听录音,完成1—5题。(请注意:1—3题读一遍,4—5题读两遍) 1.下面词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阔绰???? ????B.涸辙???? ??C.锲而不舍???? ?????D.惴惴不安 2.听下面一句话,话中“泛”的意思是( ) A.漂浮 B.显露,透露 C.普遍 D.江河湖泊水溢出 3.听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4.听下面一段话,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水仙花? 5. 请根据下面设置的情境,回答问题。 二、积累运用。(15分) 6.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4道题计分)(8分) (1)哪怕只有碗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丈,,,对抗着西北风。两文表达思想感情? 13.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3分) 生命的品格 国风 ①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将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提高这有限的生命历程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②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本书,多学一些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田里耕种;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到油漆包装直至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人海茫茫,能回首相聚就是缘分。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只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要懂得尊重别人,感受别人,体恤别人。   ③ A 。人生在世,要心存感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小时候,我们离不开父母的养育;长大了,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感恩的心去帮助别人。要把关怀别人、救助别人当做自己的天职,变成自己的天性。正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④ B 。人世间许多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忍受磨难才能有所感悟,所谓“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增长道德勇气,以至于可以无畏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⑤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我们也只是过客。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王阳明说:“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 (选自《读者》2008年23期 有删改)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5.阅读第③④段,分别在A、B处填写恰当的句子。 A: B: 选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请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第⑤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18. 文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市为此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选手们声情并茂的演说,一个个撼动人心的事例,使同学们获得了情感的陶冶。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举出两个感恩的例子。 (三)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6分) 枣树 枣树 ①我常常梦见爷爷家的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②孩提时代,我是在爷爷家度过的。爷爷家的屋前葱茏着两棵枣树,每棵足有小木桶般粗,高高大大,郁郁葱葱。爷爷经常拿着铁锹帮枣树松土、上肥,奶奶常坐在枣树下缝衣纳鞋。爷爷常说,这是从大山边的亲戚家选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