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作平台期的困惑.doc
写作平台期的困惑
摘 要: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是帮助学生渡过写作平台期的最好方法。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在写作平台期积累更多养分,帮助他们健康地渡过平台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平台期;建议;方法
一、有趣的现象
人的写作(作文)能力不同时期提高的速度并不相同,部分时期作文的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经过一个长期的作文困惑阶段后,则又可能出现一个快速增长期。当然,有人的写作水平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后,就一直没再出现另外的高点,我们就说这个人的写作能力下降了。
在写作能力快速提高期,作家常常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有的作家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便是一个亮点。后期由于环境的改变、生活状况的变化、作家创作出的作品常常差强人意,艺术水平远不及前一部作品,我们可以说前一部创作期是这位作家创作的巅峰时期。有很多好的例子可以证明:女作家杨沫创作巅峰期的作品是《青春之歌》。《青春之歌》是杨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歌剧等。
建国后作者虽然又创作了《青春之歌》的另外两部姊妹篇《芳菲之歌》和《英华之歌》,但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对社会的影响上来说,后者远不及前者。作家路遥创作的《人生》可认为是其第一个创作高点,其后所写的几篇小说《你怎么也想不到》《在困难的日子里》,艺术性不及《人生》,而后来一部《平凡的世界》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成为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品。其后路遥病逝,我们常常深为文坛失去了一位有才华的青年作家而扼腕叹息。为社会所公认的作家代表作是作家创作高峰的见证。这就是说,优秀作家写出来的东西并不都是精品,精品只出现在少数几个巅峰期。
二、写作平台期
创作巅峰期之后常常便是令作家困惑、迷惘的一段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作者的写作水平不仅没能提高,有时作品质量甚至会大不如前。这一时期我们可以称之为创作的平台期,这一时期即使很优秀的作家常常也是默默无闻。在经过或许漫长的令人窒息的平台期后,作家经过又一次的积累,然后又可能求得突破,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我们以伟大作家鲁迅先生为例来看看他的创作平台期与创作高峰期的不同吧!
据许寿棠先生所整理的《鲁迅年谱》及相关材料来看:
1908―1909年,鲁迅与胞弟周作人在日本合作编译了《域外小说集》,鲁迅的翻译方式常常充满了创造性(在周氏兄弟那里,翻译的意义,其实不亚于创作,周作人在自己的集子中,将译文也收进去,这在现代作家中,是少见的,但也足以说明二人对它的重视),他的译文与其他翻译家的译文多有不同,完全是鲁迅自己的语言风格,这一点我们在鲁迅翻译的各类小说中可见一斑。我们可以认为这是鲁迅写作的第一个小高峰。这一时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弃医从文”的开端,虽然这次创作从作品的出售和影响来说似乎不尽如人意。从日本留学回来后的一段时间作家几乎没有多少文艺作品问世,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1918年发表了《狂人日记》,其后《孔乙己》《故乡》等优秀作品才开始出现。在《域外小说集》之后到《狂人日记》发表这中间的10年,没有一篇文章足以证明鲁迅可以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有号召一方的创作实力。
由此可见,作家鲁迅这一创作平台期竟持续了十年之久!
三、写作平台期的困惑
创作平台期的作家是困惑的,迷惘的。这一时期的作家由于长期的困惑、迷惘而常常会怀疑自己的创作能力与创作水平,有的人干脆认为自己不是当作家的料而改弦易辙了,由于对创作投入精力过多,而又经受不了创作平台期文思枯竭的心理折磨而发疯、发狂走向极端者也大有人在。1993年10月8日,新西兰北部一个只有两千人的小岛上,红极一时的大陆“朦胧诗”代表诗人顾城发狂,杀死妻儿后自杀,从而成为诗坛上一颗炫目的流星一闪而逝。作家三毛苦于缺少了文学创作的激情又加之伤爱人之逝,爱人与文学创作两种寄托都失去了,于是她选择了死亡。
创作平台期让人煎熬,即使写出了文章,质量也远不如前。2004年,台湾诗人余光中获得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奖之年度散文家奖后,又在京推出了新书《余光中集》。在给内地文学奖泛滥指点迷津的同时,他还奉劝作家不要为外界所惑,甚至劝余秋雨停笔三五年再发力创作。余秋雨曾以散文集《文明的碎片》《文化苦旅》引起了国内外华文界的瞩目,但近年来余秋雨先生所创作的文章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上来看,都不如前期。《文明的碎片》《文化苦旅》是他创作水平的高峰,现在到了创作的平台期,也只有像余光中先生所说的“停笔三五年”!停笔三五年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用这些时间去积累去探索知识素材及作家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下一次创作巅峰可能也就为期不远了!
如果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学生的作文教学中去,我们就不会因为学生一时写作水平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