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复习哲学认识论及人生价值观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政治复习哲学认识论及人生价值观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本周复习哲学认识论及人生价值观
首先来看认识论部分,即五、八课。共有考点十个:
1.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3. 现象和本质。
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5.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6.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及规律。
7.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8. 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9. 实践的基本特征。
10.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这十个考点要把它联系起来复习和记忆。
然后是人生价值观部分。即第六、七课。考点共有16个: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5.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6.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
7. 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8.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
9.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途径。
10. 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11. 树立崇高的理想。
12. 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13.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4.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15.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16.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二. 知识讲解
认识论部分:
考点一、二:
考点三——考点八
考点九、十
人生价值观部分: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四:
考点五: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考点六:
考点七: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诚信对社会的作用:
1. 在经济活动中,诚信是市场公平竞争的黄金规则,信用机制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
2. 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和发展的通行证。
3. 在其他活动中,诚信是一种人品修养。作为人品修养,他是人格的提升和情操的高尚。
考点八: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考点九:
考点十:
考点十一
考点十二:
考点十三、十四:
考点十五、十六:
【模拟试题】
认识论部分
1.“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诰命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
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说明( )
A. 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
B. 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
C. 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改造世界
D. 人的精神状态决定改造世界的成败
2. 经过中国人民自己的努力,“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圆满成功,再次确立了中国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地位。这表明( )
A.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
C. 认识和利用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3.“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天空共飞行115小时32分钟,绕地球77圈,行程约325万千米。返回舱的实际着陆点距离理论的着陆点相差仅三千米。这说明( )
A. 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B. 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C.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 我国地域广阔,水旱灾害连年发生,但我国通过治理水患、筑堤发电、南水北调、人工降雨等工程不断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这说明( )
A. 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可以被改变和创造的
B.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能起决定作用
C.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5. 一位哲人说:“思想的可靠在于其深入,感觉的虚幻在于其肤浅。”这句话( )
① 强调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② 说明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 肯定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正确
④ 否认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性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 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下列说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的研究
C.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发电概算定额.pdf VIP
- 塔吊司机与塔吊指挥管理制度.doc VIP
- J B-T 3999-2007 钢件的渗碳与碳氮共渗淬火回火.pdf VIP
- 叶黄素对眼的保健作用和临床观察 Lutein on eye protection and its clinical observation.pdf VIP
-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一课 歌唱祖国》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业指导书.doc VIP
- 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解读.pptx VIP
-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doc VIP
- 看拼音写汉字.docx VIP
- 锅炉辅机检修工技能鉴定简答题题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