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北师大版知识精讲.doc

高三物理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北师大版知识精讲.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物理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高三物理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北师大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 第一节:光的反射 1. 光的直线传播 a. 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b. 光速 c. 光源(点光源)、光线、光束(反映光的性质、平行、会聚、发散) d. 典型现象: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本影、半影 A. 本影 B、C、D半影 A. 日全食 B、D日偏食 C. 日环食 小孔成“像”类似发光体的一个亮斑 2. 光的反射:光到达两介质的交界面时,要发生反射和折射 (1)反射定律: 空间关系 三线共面 定量 i’=i (2)平面镜成像: a. 平面镜作用: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聚散性。 物点发出的一束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出射光束仍是发散光束。 光线入射方向保持不变时,平面镜绕沿镜表面的轴转过α角,反射光线将转过2α角。 b. 像的形成:出射光束若能相交于一点(或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形成。 像点 实像点 虚像 入射光线必过物点,反射光线必过像点。 c. 观像: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即可,可直接看虚像。观像范围即找反射光线范围,找反射光线的边界光线。 d. 成像规律:正立、等大、虚像、物像对于平面镜对称。 e. 成像作图法:利用反射定律作图或对称法作图;在进行平面镜成像作图时,要紧紧抓住物像对称的特点。通常先根据物、像对称特点确定像(或物)的位置,再补画必要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利用反射光线过虚像点确定反射光线。 注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应画成虚线,且不加箭头,虚像也要画成虚线,实际光线必须画成实线还要加箭头。 第二节:光的折射、全反射 1. 折射定律: 空间关系:三线共面,分居两侧 当光线进入不同介质,折射角不同,常数不同,对光的偏折作用不同。 2. 折射率: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及光的频率共同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 介质折射率n越大,表示介质折光本领,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偏折越大。 3. 全反射(会判断,会画光路图) (1)产生全反射条件:a光密→光疏(光密:n大,v小) i↑折射光线变暗,反射光线变亮(能量分配) b. iC(临界角)借助等于找边界光线 (2)临界角 4. 棱镜 (1)三棱镜(棱镜是光密介质) a. 几何光路图,偏向角δ,n大,δ大 三棱镜作用:光线向厚部偏折,不改变光束性质 成像特点:像向顶角偏移(等大、正立、虚像) (2)色散光路图: 原因:1°白光是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2°各种色光在同种介质中n不同(v不同) 由实验结果分析: (3)全反射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 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跟平面镜相同,由于平面镜镀银面吸收能量多,成像质量差;而全反射棱镜几乎全部反射,反射效果好。 5. 折射现象 (1)一个介质界面的折射作用 a. 水上的人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像)比物实际位置浅 b. 水下的人看水上的物,像比物实际位置要高 c. 夜间观星,星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d. 假设大气不存在,人看日出时间延后 (2)光通过平行板玻璃砖的折射 a. 入射光和出射光相互平行 b. 侧移d(与n、h、i有关) c. 成像(等大、正立、虚像),虚像升高,离观察者近了 注意:∵rC,∴不能发生全反射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所示,P为一堵高墙,M为高h=0.8m的矮墙,S为一点光源。三者水平距离如图。S以速度v0=10m/s竖直向上抛出,求在落回地面前;矮墙在高墙上的影子消失的时间。 解析:矮墙在高墙上的影子的高度可将SM相连并延长于PO交点即是M点的影M’,随S上升,直线SM’绕M转。当M’到O点时,S再上升,则在高墙上看不到矮墙的影(如图所示) 设S上升h’时即看不到矮墙在高墙上的影,连OM并延长,则 解得:h’=3.2m 点光源S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 点光源在离地3.2m-5m所用时间为t,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