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4-5课综合练习精选题目(选择+问答简析辨析题)人教版必修四.doc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4-5课综合练习精选题目(选择+问答简析辨析题)人教版必修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与哲学》4-5课综合练习 一: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2.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本质角度看的是()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思是对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B.日夜交替 C.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D.苹果落地 4.就其根源讲,意识是() 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 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 C. 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 D.社会的产物,来源于社会 5.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后,已经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6.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来,虽然不断发展,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这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一成不变的事物是存在的 C.静止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对静止 7.上述事实说明() A.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C.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D.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据此回答8-9题。 8.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骛远”是指: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不切实际的幻想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9.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告诉我们()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个自由世界226位知名气象学家组成的考察组公布了一份当今世界“天”的状况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烧粉尘,烟雾等,这些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加剧。据此回答10-12题。 10.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正确的反映事物 C.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11.今天的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让人忧,因为() A.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 D.被错误的认识指导导致了大气污染 12.要使子孙后代不再有今天之忧,就必须() A.坚持以建设为中心 B.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C.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D.按价值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13.无论是认识规律还是利用规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因为() A.作为规律的联系具有不稳定性 B.作为规律的联系就有偶然性 C.规律的联系是外部条件决定的 D.不同的事物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14“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体现的哲理是: A.规律是客观的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有反作用 C.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D.用麻姑买沧海是办不到的 15.“从天而顺之,知天命而用之。”体现了 A.人要改造自然,不能服从于自然 B.人要利用和改造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之为人服务 D.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里的诗句。回答16-17题。 16.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表明() A.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的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17.“人生易老天难老”的寓意 是()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18.日本科学家发现, 在零下273摄氏度的低温和18特斯拉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