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陈情表》导学案鲁教版必修三.doc

高中语文《陈情表》导学案鲁教版必修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陈情表》导学案鲁教版必修三

撰稿人:高一语文组 课时:3 时间:09.02.10 【预习导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密的生平、文章写作背景。 2、了解本文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评价。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诵读全文,基本了解文章大意。 ★二、重点难点 1、实词“险衅”、“夙”、“祚”、“薄”、“拔擢”、“除”、“笃”、“息”、“逮”、“寻”、“逋慢”、“区区”、“卒”。 2、虚词“见”、“以”、“之”、“于”。 ★三、学习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四、课前热身 (一)认识李密其人以及文章写作背景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就是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二)文学史上对《陈情表》的高度评价 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 (三)认真诵读,排除障碍,初步感知 1、字音。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悯臣孤弱 躬亲抚养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常在床蓐前太守臣逵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四十有四矜悯愚诚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犬马怖惧之情新鲜 鲜卑 鲜为人知 鲜见 鲜有 寡廉鲜耻 妄自菲薄 日薄西山 广种薄收 薄弱 单薄 刻薄 轻薄 鄙薄 厚古薄今 薄情 薄海欢腾 薄(靠近义)海传诵 薄(少量义)产 薄(不肥沃义)地 请笑纳薄礼 薄利多销 厚薄 薄田 薄饼 如履薄冰 薄荷 期年(一整年义) 期月(一整月义) 期限 勉强 强迫 强逼 强辩 强词夺理 强求 强人所难 强使服从 强颜欢笑 强不知以为知 强制 强占 强弩之末 强行 倔强 强嘴(也写作犟嘴) 太子洗马 洗耳恭听 洗劫一空 洗雪冤屈 洗心革面 供养 提供 供佛 供品 供奉 口供 供词 供认不讳 供职 供事 逮捕 力有未逮 逮兔子 逮蚂蚱   3、字形。找出错别字。没有错别字的在( )内划对号。 挑衅( ) 河畔( ) 夙愿( ) 宿愿( ) 帝祚( ) 宿怨( ) 夙怨( ) 奔弛( ) 矜持( ) 庶民( ) 待奉( ) 怜悯( ) 抚养( ) 扶养( ) 李逵( ) 赴命( ) 陨石( ) 陨首( ) 严峻( ) 崇山峻岭( ) 孑然一身( ) 凤兴夜寐( ) 【课堂导学】 第一课时:了解写作背景,初步诵读感知,疏通一、二段文义。 1、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当时的政局是怎样的? 2、文章题为“陈情表”,“陈”是什么意思?“情”指的是什么?“表”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初中时我们接触过的有一篇名篇体裁为“表”,你能说出来吗? 3、请设想,新政权建立以后,旧朝臣子李密推辞不做官,当今天子会怎么想?如果当今天子怀疑李密是因为对新政权不满,才推辞不做官的,那么李密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李密在文章中是否消除了天子的怀疑? 4、对照课下注释以及老师的讲解疏通一、二段文义。 第二课时:疏通三、四段文义。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思想感情。 1、本文的语言艺术令人称道,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请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诵。 2、本文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成语,如“茕茕孑立”,你还能找出哪一些? 3、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古书的故事或者词句。本文里有一个典故,请找出,并把故事和含义讲给大家听。 4、本文以情感人,哪些地方读来令你感动?请指出。 5、对照课下注释以及老师的讲解疏通三、四段文义。 第三课时:练习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