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18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docVIP

高考历史专题18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专题18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8-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 (对应学生用书P211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  ) A.道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法家思想的影响 D.墨家思想的影响 解析 B 结合材料中的“仁、仁道、孝”等思想,可知佛教活动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此材料反映了三国以后,佛教盛行,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2.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 A.三纲五常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解析 C 本题考查朱熹的思想主张。A项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B项是陆九渊的思想;D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等人的思想。本题选C项,“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3.(2013·宝鸡模拟)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我国古代哲学家是(  ) A.荀子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解析 C 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强调人的感知在认识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4.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位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解析 D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他主张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陶行知也认为知与行应当有机统一起来,故选D项。 5.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解析 B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内容和影响,意在考查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丰富性与普遍性”可知理学博大精深,由“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可知理学导致封建统治者封闭自大。 6.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 解析 D 从时间上判断,程朱理学在宋朝以后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阻碍自由思想的流动,把中国文化长河变成了一潭死水。 7.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海瑞治家严谨 B.儒学地位衰落 C.理学摧残人性 D.世风每况愈下 解析 C 在传统理学影响下,人们要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这些道德规范虽然在培养民族性格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也扼杀了人的天性,摧残了人性。而题干海瑞的做法就是这些道德规范消极性的体现。 8.《焚书·何心隐论》说道:“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主要反映了作者(  ) A.遵循学以致用 B.倡导婚姻自主 C.挑战正统思想 D.鼓吹专制集权 解析 C 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朝末期民主思想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明朝思想家李贽对传统的儒家正统思想的批判。 9.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作者认为“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社会根源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解析 A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作者认为“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社会根源是“时代性的缺陷”,即新的经济形态十分微弱。 10.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