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丁玲晚年的创作心态.doc
浅谈丁玲晚年的创作心态
【摘要】目的:浅谈丁玲晚年的创作心态。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丁玲复出后的创作思想是很复杂的。一方面,蒙难多年、阅历丰富的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跟时代步伐,为社会主义建设呐喊助威。另一方面,感情细腻、性格倔强的她深知作家独特的主体感受性、作品的审美因素决定着作品的生命力。
【关键词】丁玲 晚年 创作心态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63-02
丁玲复出后在拿什么作为给读者的见面礼这个问题上是颇为慎重的。她坚持拿出《杜晚香》,后来因为两家编辑部争稿,才又拿出《牛棚小品》。由《牛棚小品》刊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晚年的丁玲不愿过多宣扬自己,不愿絮叨自己的苦难,而是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有意在承担一个作家对社会的使命。《牛棚小品》的获奖可能是她意料之中的事,她对自己的作品心里有数。难道我个人不了解我自己的作品吗?不过,昨天,今天,我反复思考,我以为我还是应该坚持写《杜晚香》而不是写《牛棚小品》。自然,这里没有绝对相反的东西,但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杜晚香》。是不是由于我太爱《杜晚香》,人民更需要杜晚香的这种精神呢?我想或许是的。
丁玲复出后的创作思想是很复杂的。一方面,蒙难多年、阅历丰富的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跟时代步伐,为社会主义建设呐喊助威。另一方面,感情细腻、性格倔强的她深知作家独特的主体感受性、作品的审美因素决定着作品的生命力。
毋庸讳言,残酷的政治迫害深深影响了她晚年的创作,但是,如果就此认为,丁玲晚年把政治归属感当成唯一的价值取向,她晚年的创作完全失去了独立的文学品格,这未免有失公允。原因在于:
首先,在她的《杜晚香》、《在严寒的日子里》等晚期作品中,她对共产党的讴歌是真诚的。她真心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她真诚地用一个党员作家的标准去写作,而不是故意做作。l979年夏,丁玲刚回北京不久,华裔美籍作家於犁华女士访问她时,听说她曾在北大荒喂鸡,感慨地说:你是一个作家,不让你写文章,却叫你喂鸡!……丁玲解释道:从时间上,我先是作家,后当党员;但从责任义务上讲,我首先是党员,后才是作家,是一个党员作家。丁玲说的是真心话。她始终认为党的核心力量是可靠的,她从来没有对党失去过信心。由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丁玲对党的感情和信任。
正因如此,在丁玲复出后,很多人都以为她要大唱今日之《离骚》时,她却推出了《杜晚香》。1981年访美期间,她让期望听到新的叛逆语言的西方各界人士彻底失望。但是,有人据此认为,丁玲晚年已深深陷入一个走不出的怪圈,其突出表现在失落感、失语症、恐惧情结等方面。奇怪得很,是丁玲晚年MAT政治怪圈,还是某些研究丁玲的人陷入了思维怪圈,先给了丁玲一种预设的选择?难道丁玲复出后牢骚满腹、访美期间大肆抨击共产党就符合逻辑了?就不是陷入怪圈了?就是正常的丁玲了?丁玲就从来不含糊地承认:我爱我的文学事业,但我首先是共产党员。她是一个勤勉的作家更是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她认为自己受罪时,党也在经历磨难。自己与党是同命运的,不值得抱怨。有人嘲笑她遭受了那么大的罪后,竟然不揭露、不控诉,而是悟出作家是政治化了的人。对此,傅光明说:有些作家文人尽管他巴不得赶紧被政治化了,好享受与之相匹配的那级政治待遇。司他表面上却还要装出一副好像特别讨厌政治化这个提法的超脱样子,愤世嫉俗、不食人间烟火似的。这何尝不矫情呢?见到这样的人,我就禁不住像吞了只苍蝇般的恶心。丁玲好歹是政治化的率真……
是的,或许,很多人都认为作家无法脱离政治,但只有丁玲大胆明确地指出:文艺作品总是有内容,有主题的。梁信为什么写《红色娘子军》和《从奴隶到将军》,而不写别的?作为社会主义时代的作家,怎么能不为人民写东西,不为共产主义写东西呢?创作本身就是政治行动,作家是政治化了的人。丁玲永远是这样的直率,这样的坦荡。她毫不隐讳地称自己是歌德派,并创作了长篇诗歌《歌德之歌》献给党的60岁生日。现在,我搜索自己的感情,实在想不出更多的抱怨,我个人是遭受了一点损失,但是党和人民、国家受到的损失更大。我遭受不幸的时候,党和人民也同受蹂躏。许多功劳比我大得多的革命元勋,建国功臣所受的折磨比我更大更深。难道我们还不理解丁玲的胸怀和赤诚吗?由于她的真诚,她的歌德类作品中也不乏精彩动人之处。
其次,作为一位老作家,作为以《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样极个性化的作品而成名的作家,她并非不知道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哪单。她在许多场合也谈到她对文学的理解,表达她个性化的创作丰张。1984年,法国记者苏姗娜贝尔纳在《会见丁玲》的采访录里,有这样一段记述:
您认为女作家应重点写什么?
不能划框框,每人都应写她最熟悉的东西。她停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