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成都SWOT.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都“休闲之都”旅游形象定位的SWOT分析 成都的旅游形象定位似乎有些例外,成都有过许多旅游形象定位,如80年代定位的“天府风光、熊猫故乡、蜀汉文化”(后将“蜀汉文化”改为“古蜀文明”),后来的“成功之都、美食之都、多彩之都”、休闲之都、美食之都、锦绣成都、天府之都、人居天府[1],以及近几年的“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第四城”、“东方伊甸园”等。但直到今日,仍未正式确定旅游形象定位。 通过分析归纳,现阶段政府、学术和公众层面都有将成都形象定位为“休闲之都”的倾向,“休闲之都”能否作为成都的最佳和最终旅游形象定位,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全面的分析。 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即Strength (优势)、Weakness (弱势)、Opportunity (机遇)、Threat (危机),对“休闲之都”旅游形象定位内在的优势和弱势与外在的机遇和危机加以剖析。 1优势分析 成都旅游形象定位为“休闲之都”的休闲优势,可以从休闲资源、休闲意识和休闲产业等方面进行归纳。 1.1休闲资源丰富 成都自古被誉为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三千年的古蜀文明,为成都沉淀下了极为丰富的高品质休闲资源。为成都休闲活动的开展提供的必要的基础。 1.1.1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成都市地处成都平原,并跨四川盆地和川中丘陵西缘,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成都市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16. 3℃,全年无霜期约338.5天,年降水量976毫米,多集中于夏秋而冬季少有降雪。气候条件不论从湿度、紫外线强度还是空气清洁度、环境舒适度等都最适合人们居住。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3.1%西部山地气温呈垂直分布,雪线以上积雪时间长,是夏日休闲避暑的好地方[2]。 1.1.2历史文化沉淀厚重 成都市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处:国家级17处、省级30处、市级72处;5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2座、省级3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0处,文物建筑2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4座,各类博物馆23座,馆藏文物24.5万余件。近年来先后发掘的水井街酒坊遗址、船棺遗址和金沙遗址,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学术界的极大反响,分别被评为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金沙遗址被誉为“21世纪中国第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3]。 1.1.3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品位层次高 成都全市拥有12个风景名胜区:国家级2个、省级7个、市级3个; 7个森林公园:国家级4个、省级2个、市级1个;4个自然保护区:国家级2个、省级2个;国家级旅游区AAAA(点)3个,AA级2个;世界文化遗产1处[3]。 此外成都还拥有数量众多的节庆活动,既有流传千年的传统节庆活动,又有现代节庆活动。成都的传统节庆活动主要有:正月十五的成都灯会;每年一月在青羊宫举行的成都花会;端午节新津龙舟会;清明前后的天彭牡丹会;清明节的都江堰放水节;五月十五前后的望丛祠赛歌会;以及中秋节前后的新都桂花会和每年二月的龙泉桃花会[4],以及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正月初一游武侯祠,正月初七(人日)游草堂赛诗的习俗[5]。现代节庆活动有定期与不定期举办的美食节、新春购物节、糖酒会、车展,以及承办的各种级别的交易会、博览会和文化节等。 1.1.4旅游接待场所设施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成都拥有星级饭店93家,国家、国内旅行社180家;并有大中型的茶房、咖啡馆、酒吧、休闲会所、美容保健、都市购物场所等,数量繁多,形象鲜明且颇具规模[3]。 1.2大众休闲意识突出 成都人的休闲意识可以称得上是源远流长。《隋书·地理志》说:其人“多溺于逸乐”。《宋史·地理志》也说:“其所获多为邀游之费,踏青药市之集尤盛。”元费著在《岁华纪丽谱》中也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6]。 从“天下茶馆数成都”到成都被命名为“农家乐发源地”,以及不完全统计的每年20万人到龙泉看桃花,20万人到都江堰避暑休闲,可见大众休闲意识之突出。 1.3休闲产业初具规模 成都休闲产业不仅直接带动了旅游的发展,还撬动了餐饮、娱乐、房地产、IT行业、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一系列休闲产业的发展。如休闲房产的迅猛发展,2003年以来,每年有超过40%的购房者是来成都安家的外地人,近两年还有上升的趋势。据保守估计成都休闲经济的产值每年在200亿元以上[7]。休闲产业的规模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 2弱势分析 2.1休闲资源缺乏优化整合,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成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拥有极为丰富休闲资源,其中不乏国家级和世界级的休闲资源,如“五朵金花”国家4A级景区(点)和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但不可否认的事,现阶段成都的休闲资源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