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课件.pptVIP

【创新设计】(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要点拨 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治国主张,其核心是民本思想、德治与法治、和谐等理念。 (2)这些理念无不蕴含在诸子百家思想中,如儒家推崇人治、礼治、德政、仁政,强调道德感化,重视民本思想的德治思想;法家提倡法治,强调法的作用与暴力统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法治理念;道家主张顺其自然,重视民本的和谐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的和谐思想等。 [通史考向] 主题四 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跨模块角度综合考查重大历史现 象的特点、影响 视角1 从经济角度考查周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题7】 (2016·课标全国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关键信息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迁移知识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 根据“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当时人们重视历史的传承,故选择B项。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的甲骨文是继承关系,并非全新的文字体系,故A项错误。题中未涉及宗法制度,排除C项。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并未体现其功用的变化,排除D项。 答案 B 视角2 从政治、思想角度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特点 【考题8】 (2014·课标全国Ⅰ,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关键信息 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迁移知识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加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君权神授”)。 解析 据题干可知,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可知,统治者借助于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选B项。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 A项错误;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皇帝祭天旨在通过宣扬“君权神授”来维护君主权威,而非强化宗法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 B 精要点拨 汉武帝时期促进“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 (1)政治方面:中央实行中外朝制度。地方上,设置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实行“推恩令”,使王国问题得以解决。选官方面,实行察举制,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 (2)经济方面: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从经济上巩固了政治统治。 (3)思想方面: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大一统”思想,逐步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课标全国卷第41题热考题型系列之一——文物解读型 材料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 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政治上,高等级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虽然削弱了王国势力,但仍保留了王侯的尊贵等级地位,政治上王侯们仍然享有诸多特权。 (2)经济上,10余吨五铢钱,说明了西汉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虽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但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还是得到了发展。青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