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必修五《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苏教版
高二语文必修五《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熟悉文艺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2、掌握基本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3、培养学生说明事物特征能力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荔枝的各种特征,总结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一种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提问法、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课前预习,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生词。
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开篇从何写起?有何作用?
2、全文写了荔枝哪些方面的特征?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导入:
提起荔枝,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杨贵妃,杜牧还为此写过一首诗《过华清宫绝句》,(屏显)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生齐读,师总结)这首诗的本意在于讽刺唐代统治者为了个人享受而给老百姓造成苦难的社会现实,不过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荔枝的好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古人对荔枝的评价吧!
“一果上市,百果让路”
果中皇后──荔枝
荔枝的营养丰富,是一种高 级滋补果品,有养血、消肿、开胃、益脾的药用价值。
2、解题:
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指荔枝的生产地。
六月,指阴历六月,是荔枝的成熟期。
丹,红色,是荔枝果实成熟的颜色。
3、简介作者:
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撰写科普文章,作品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优美的文学性和较高的文化价值。《南州六月荔枝丹》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4、展示学习要点:
(1)熟悉文艺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掌握具体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3)培养学生说明事物特征的能力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5、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种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特点: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方法:下定义 作诠释 打比方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分类别 画图表 作引用 摹状貌
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研讨文本:
1、文章开篇从何写起?有何作用?
(生答,师生共同明确)屏显:
文章以小学时读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心中有困惑开篇,引出全篇对荔枝的介绍,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由存疑到释疑,亲切自然。)
2、全文写了荔枝哪些方面的特征?
壳(粗糙) 花期(二到四月)
色(红色) 产地(海南、廉江、广东、广西、福建)
形(心脏) 品种(13种)
大小(三四厘米) 习性(喜温暖)
膜(白色)
肉(如冰雪、甜微酸)
核(长圆形)
(生说,师讲解,同时屏显图片)
师总结:前面都是写的荔枝本身,是主要方面,后面则是写荔枝的生长,是次要方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生答: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写荔枝果实时,先写壳、色等,后写肉、核等。这是怎样的顺序呢?(生答:由外到内)
(屏显课文结构要点)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研读3—5自然段明确:)
作引用:1、增强文学色彩。2、充实文章内容。
打比方:形象生动。
列数字:确数、约数——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
举例子: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下定义:简明扼要说明事物本质。
4、课文中引用诗句、典故运用:
四、赏析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屏显)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五、作业:
用不低于400字的篇幅介绍一种事物。
《南州六月荔枝丹》说课要点
说课人:安浩
教学目标:
1、熟悉文艺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2、掌握基本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3、培养学生说明事物特征能力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荔枝的各种特征,总结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一种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课前预习,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生词。
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开篇从何写起?有何作用?
2、全文写了荔枝哪些方面的特征?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教学过程:
1、《过华清宫绝句》导入
2、解题
3、简介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医学成像技术原理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幼儿园防恐防暴演练总结(32篇).docx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ktv酒水供销合同范本.docx VIP
- 第3课+追求人生理想+第一框+第3目【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第9讲 《反兴奋剂条例》.ppt VIP
- 无人驾驶技术在矿用电机车的应用.doc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pdf VIP
- (高清版)B-T 19889.7-2022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7部分: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