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1037-2015焦粉冷压制型焦.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75.160.10 D 20 DB 1 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1037—2015 焦粉冷压制型焦 2015 - 01 - 10 发布 2015 - 02 - 10 实施 山 西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14/T 1037—2015 目次 前言... ... II 1 范...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要求... .. 2 5 ... ... 2 6 检验规则... ... 3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3 附 A( 落下... .. 5 I DB14/T 1037—2015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大学、山西长治王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省能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凤玲、赵五兵、毕向东、卫正义、程芳琴、薛芳斌、高锦飞、马世胜、温晋 芳、张根旺、智建宁、阮路、崔村丽、刘全兰、秦小艳、赵钦强、崔悦、李雁如、许小峰。 II DB14/T 1037—2015 焦粉冷压制型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焦粉冷压制型焦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辖区内焦粉冷压制型焦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3715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MT/T 748 工业型煤冷压强度测定方法 MT/T 749 工业型煤浸水强度和复干强度的测定方法 MT/T 915 工业型煤样品采取方法 MT/T 916 工业型煤样品制备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371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焦粉冷压制型焦 以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复合粘结剂,充分搅拌润湿,并采用冷压工艺成型。 3.2 强度(抗压强度、热强度、浸水强度) 将型焦在一定条件下,在规定的试验机上,以规定的均匀位移速度单向施力至开裂时的抗裂强度。 3.3 落下强度 型焦试样群体从一定高度上整体跌落一定次数后某种粒度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 1 DB14/T 1037—2015 4 要求 4.1 外观质量 淡黑色或深灰色固体,形态完整,不能有明显的破损。 4.2 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 1 技术指标 项目 符号 单位 指标 收到基水分 Mar % ≤4.0 干燥基灰分 Ad % ≤16.00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 ≤3.0 空气干燥基固定碳 FCd % ≥78.0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v.ar MJ/kg ≥24.0 干燥基全硫 St,d % ≤1.0 抗压强度 SCC N/个 ≥490 落下强度 SD % ≥84 热强度 SCH N/个 ≥300 浸水强度 SSC N/个 ≥150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质量 在正常光线下,目测。 5.2 技术指标 5.2.1 全水分的测定 按GB/T 211的规定执行。 5.2.2 工业分析 按GB/T 212的规定执行。 5.2.3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测定 按GB/T 213的规定执行。 5.2.4 干燥基全硫的测定 2 DB14/T 1037—2015 按GB/T 214的规定执行。 5.2.5 抗压强度的测定 按MT/T 748的规定执行。 5.2.6 落下强度测定方法 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5.2.7 热强度的测定 将试样放入一个带盖的铁盒中,并在试样上覆盖粒度小于2mm的细沙,再将铁盒放入900℃的马弗炉 恒温区中并关好炉门,将炉温调至850℃±15℃保持30min。试样刚送入马弗炉中时,炉温可能下降,此 时要求在10min内炉温恢复到850℃±15℃,否则测定作废。取出试样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热强度试 验,试验方法同5.2.5。 5.2.8 浸水强度的测定 按MT/T 749的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逐批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 方可出厂。 6.1.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