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判断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判断(一) 第一节 判断的概述 一、什么是判断 1.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思维对象”是指作为思维主体的人所思考的一切对象。“有所断定”指对事物情况的性质、关系等方面的肯定或否定。 例如: (1)杜鹃花是木本植物 (2)形而上学不是科学的世界观 (3)杜甫和白居易是我国唐代诗人 2.判断有两个显著特征: (1)有所断定 (2)有真有假 逻辑学主要研究判断的逻辑形式的真假条件及真假关系。 二.判断和语句 1.判断和语句的密切联系 (1).任何判断都是用语句表达的 (2).判断和语句存在着大体对应的关系 2.判断和语句的区别 (1).判断和语句属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 (2).有的语句表达判断,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 (3).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4).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思维训练】“巧嘴媒婆的故事” 有个媒人给一对男女说媒。她对那个女的说:“这个男的过日子真是一把好手。”然后媒人又对那个男的说:“这个女的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嘴不严。”那个男的也认为“好翻点闲话”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于是两人都同意相亲。相亲时,只见那个男的倒背一只手,气宇轩昂;那个女的则拿手帕捂着嘴,显得有点羞羞答答。俩人都很满意。然而入洞房后,男的才发现那位“羞羞答答”是个豁唇(俗称兔嘴);而女的也发现这位“气宇轩昂”的一只手有残疾。两人都十分气愤,都去找媒人要个“说法”。媒人却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早就告清楚你们了,一个是‘一把好手’,一个是‘有点嘴不严’。并且你们也经过相亲同意了,怎么现在找起我的麻烦了?” 问:媒人在这里采取了什么花招? 1、人才美貌全无麻子盖过全村 2、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披为: 人多病少财富 3、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三、判断的种类 (1)根据判断中是否包含有“必然”、“可能”等模态词,将判断划分为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 (2)根据非模态判断中是否包含有其他判断,将非模态判断划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3)根据断定的是对象的性质还是之间的关系,将简单判断划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4)根据复合判断中包含的联接项的不同,将复合判断划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又叫直言判断) 一、什么是性质判断 1.含义:性质判断是直接地无条件地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例: ⑴ 所有人是爱美的 ⑵ 有的人不是自私的 ⑶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 2.性质判断的构成: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 主项 是表示判断对象的概念。用“S”表示 谓项 是表示判断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 念,用“P”表示 联项 是联结主项和谓项的概念。联项决定判断的 质。 量项 是表示判断中主项所反映对象的数量或范围的概念. 3.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所有的(或有的,某个)S是(或不是)P 二、性质判断的种类 1.全称肯定判断 逻辑形式是 所有S都是P 2.全称否定判断 逻辑形式是 所有S都不是P 3.特称肯定判断 逻辑形式是 有S是P 4.特称否定判断 逻辑形式是 有S不是P 5.单称肯定判断 逻辑形式是 某个S是P 6.单称否定判断 逻辑形式是 某个S不是P 单称判断由于对判断对象的全部外延进行了断定,因此,可当作全称判断看待。这样,直言判断就可归纳为四种形式: SAP SEP SIP SOP 三、直言判断主项、谓项的周延性 1.什么是周延性。所谓主项、谓项周延性是指,一个判断对他的主项、谓项的外延的断定情况,如果全部断定了外延,即主项、谓项是周延的,否则,是不周延的。 2. A、E、I、O四种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1)全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全称否定判断的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3)特称肯定判断的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4)特称否定判断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周延性概括:主项周延与否看量项 ,谓项周延与否看联项 正确理解逻辑学意义上的“有的”,逻辑学意义上的“有的”和日常用语不同 四、素材相同的性质·判断的真假关系 真假关系是指:什么判断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不能同真,什么判断之间是相容的,可以同真,如此等等. 1. A、E、I、O的真假情况 2.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 1.反对关系 : (A与E )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2.矛盾关系:(I与E,A与O)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3.从属关系:(A与I,E与O)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4.下反对关系(I与O)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马克.吐温的道歉声明 ???? 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马克吐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