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人才产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实证分析.doc
城市人才产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实证分析
摘要:城市人才产出竞争力反映了城市人才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促进作用,确定出城市人才产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来科学评价城市人才产出能力的优劣,确保城市有效发挥人才效益,让城市和人才共同发展。
关键词: 城市人才 产出竞争力 评价指标
城市人才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于城市人才质量与人才的产出水平,如何发挥人才的最大使用价值,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做最大的贡献,是每个城市人才资源管理中都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大部分的城市对本身所拥有的人才如数家珍,但其人才产出水平的衡量却没有规范的体系和标准来衡量。
1 城市人才产出竞争力指标内涵
城市人才产出竞争力表征人才竞争力现状的是人才产出水平,反映了城市人才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促进作用。人才产出水平包括人才效能指标、人才效益指标、人才发展指标等方面。
城市人才效能是衡量不同城市在人才产出方面的优劣、显示人才发展现实成效的主要指标。它包括人才经济贡献、人才科技创新和人才社会效应,主要衡量指标有:总人才贡献率、高级人才贡献率在总人才贡献率中的占比、高端人才贡献率在总人才贡献率中的占比、专利申请量在全域总量中的占比、均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在全域总量中的占比、人均专利授权量、国际科技论文收录量在全域总量中的占比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收录量、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额比重;国家级科技奖励获得者人次、省部级科技奖励获得者人次。
2 城市人才产出竞争力实证分析
2.1 数据准备
在以湖北省武汉市为参照对象,通过分别在东部、中部和西部选取了北京、上海、武汉、长沙、郑州、太原、成都和西宁八个城市对相应指标进行分析,对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相应的拟合研究。
表1 八大城市人才外在竞争力指标数据列表
指标 武汉 北京 上海 长沙 郑州 太原 成都 西宁
人才贡献率(%) 26.3 35.8 36.7 22.7 29.2 20.8 19.3 6.1
专利授权量 10165 33511 48215 6209 7500 25981 264
从业人员(万人) 178.46 646.63 392.87 110.56 108.5 84.64 172.05 28.65
人才资源(万人) 161 290.8 425.2 79.3 125.9 41.8 216.1 7.9
GDP(亿元) 5566 14114 17166 4547 4041 1778 5551 628
人才使用效益绝对数 0.27 1.33 1.52 3.31 -0.19 0.90 -1.74 2.43
人才使用效益相对数 1.05 1.47 1.22 1.74 0.97 1.29 0.78 2.41
人才资源增长率 6.4% 5.0% 4.9% 5.8% 4.9% 8.2% 7.0% 5.1%
人才贡献率增长率 5.3% 5.3% 6.4% 9.3% 7.4%
西方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部分在40-60%之间,其中贡献率水平在60%左右的有美国和以色列;贡献率水平较高的还有英国、日本、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中国香港地区的人力资本贡献率水平已经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层次。从我国内地城市来看,上海、北京和江苏一些城市的人才贡献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中部和西部城市人才贡献率相对较低。
2010年我国内地发明专利授权量副省级城市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深圳(9615件)、杭州(3238件)、南京(2487件)、广州(1988件)、武汉(1731件)、成都(1657件)、西安(1651件)、哈尔滨(1326件)、济南(1258件)和宁波(1209件)。其中武汉排名第五位。
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绝对数计算公式: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M)模型(简称绝对离散指数G -M模型):
绝对离散指数(G-M)=Gj/Gq―Mj/Mq(其中 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Mj=局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Mq=全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当绝对离散指数大于0时,说明人才资源使用效益较高;小于0,则较低。
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相对数计算公式: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与从业人员人均GDP绝对离散指数(G/M)模型(简称绝对离散指数G -M模型): 绝对离散指数(G-M)=(Gj/Gq)/(Mj/Mq)
(其中 Gj=局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q=全域从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Mj=局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Mq=全域从业人员人才密度)。当绝对离散指数大于1时,说明人才资源使用效益较高;小于1,则较低。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