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态因素3
生态因素
一、课前预习
预习导航
1、限制苹果在热带地区栽培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水分 B、土壤和水分 C、温度 D、光照
2、在非生物因素中,决定植物在地球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3、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可使自己的部分肋骨延长,保证身体扁平,并使身体与太阳成直角,在生态上该种特性及其意义是( )
A、应激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B、适应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C、适应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 D、应激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
4、1960年,科学家对地球上海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为11022米)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动物,但没有绿色植物,这是因为那里( )
A、没有CO2 B、没有有机物 C、太冷 D、没有阳光
5、一种全孢螺菌被双小核草履虫吞食到细胞质内以后,能避免被消化,并进而生活在草履虫的大核内。结果双小核草履虫为全孢螺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多种条件,而全孢螺菌则产生嘌呤和叶酸满足双小核草履虫生长和分裂的需要。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种内互助 B、共栖 C、寄生 D、共生
6、在某些水体中,如果除了鲈鱼以外没有其他的鱼类,那么鲈鱼就会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蝌蚪能从肠道中排出有毒物质在蝌蚪密度大的池塘里,该物质多了就会使本种的幼小蝌蚪的死亡率增加。上述两种现象分别属于( )
A、捕食、种内斗争 B、捕食、竞争 C、种内斗争、竞争 D、种内斗争、种内斗争
7、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培养,得到图a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b所示结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8、对分布在甲、乙、丙三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身体测量结果如下表(单位:mm)如果上述测量数据来自于安徽的黄山、吉林的长白山、广西的桂林,则根据测量结果可以推测:
甲地区 乙地区 丙地区 体长 395 460 540 耳长 125 108 90 尾长 115 90 80
(1)丙地区为 。
(2)对该动物的外部形态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3)该种动物身体形态结构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
(4)虽然分布在三个地区,该动物仍然是同一个物种,其根本原因是 。
(5)如果上述三个地区的动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不同的物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其必须经过的三个基本环节是:① ② ③ 。
资料卡片
捕食动物的适应性
1.食肉动物一般有捕杀被捕食动物的专门器官,如啄木鸟的强有力的凿形嘴,可破坏树皮木质部而啄取昆虫;猛禽具有发达、锐利、坚强的喙和爪;肉食性兽类的犬齿特别发达,并且具有由上颌最后一个前臼齿和下颌第一臼齿变成的特殊裂齿,适于捕捉、杀死、撕裂被捕食动物。
2.食肉动物的消化道一般比食草动物短,有消化动物蛋白质的各种酶。
3.食肉动物的神经系统、感觉和运动器官一般都比较发达;肉食性的狗鱼,通过侧线这个感觉器官发现“活动食物”的位置,再以眼睛校准后,就迅猛地游过去捕捉;肉食性的隼,有敏锐的视觉,尖长有力的翅膀,可在广阔的天空中迅速追击猎物。
4.食肉兽类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捕食:一种是追逐,如犬科动物凭借自身的速度和耐力,对被捕食动物穷追不舍,直到将其捕获;另一种方式是伏击,如猫科动物先藏在隐蔽处,待被捕食动物接近时突然袭击,猛扑上去,将其捕获。
被捕食动物的保护性适应
1.机械、化学或电的保护。如毛、刺、甲壳、贝壳、鳞、甲、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臭鼬、黄鼬等)和毒汁(蜜蜂等)及发电器官(电鳐、电鳗)等,以防御捕食动物的袭击。
2.保护色。比目鱼、避役、雨蛙、章鱼等具有可变的保护色,能随着环境色彩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体色。不变的保护色,如许多鱼类背部深色、腹部浅色,游泳时,上面和下面的天敌均不易发现。当冬天地面完全被白雪覆盖时,雷鸟换上了白色羽毛,这类体色在周围环境的配合下,使动物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从而不易被捕食动物发现。
有人用不同体色的蝗虫作实验,其结果是,在与其相似的背景中,被食虫鸟消灭的占总数的45%,而在不同的颜色背景中,则有88%的蝗虫被消灭。
3.警戒色。某些动物身体上具有鲜艳夺目、足以引起捕食动物注意的色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2 (遗传与进化) 1-3章综合测试.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2课时.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生物的个体发育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生物的呼吸作用.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 综合练习.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课件 上学期.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生物组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生物的新陈代谢.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同步练习.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 同步练习.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同步练习.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物变异及人类遗传病 同步练习.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染色体变异1.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件 下学期.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