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了解远古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在交流中体会古代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勇气和智慧。 2、阅读《天问》,感受大自然的奥妙无穷,又带人类不断去探索。 3、了解工业化带来的效益和污染,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想和意识。 4、了解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人类探索自然世界的进程,感受科学家对自然科学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5、了解现代人类的探索成果和未解之谜,培养学生用于探寻真理、敢于独立思考、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和社会奥妙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的精神。 自然界奥妙无穷,魅力无限。但凡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山呼海啸,松资鹤影,浩渺星空,无不牵动着人类对自然界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洪荒到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探索的脚步。 ?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只能向其他动物一样服从大自然的安排,在本能驱使下,选择水土条件较为适宜的地方聚居,过着采集与狩猎的原始生活。钻木取火是当时人类来自然界启发而摸索出的最伟大的发明,它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燧人氏 钻木取火的发明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传说在一万年前,生活在古昆仑山上的一个族群,族中的智者一日看到有鸟啄燧木时产生火苗,受此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这个族群也因此被称为燧人氏族。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木原料的本身较为粗糙,在摩擦时,摩擦力较大会产生热量,加之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 有巢氏 古人发现鸟儿在树上做窝,野兽不能伤害他们,原始人就学鸟儿在树上筑巢居住。 《中国历史讲稿》中指出:“到了有巢氏,我们的祖先才开始和动物区别开来……从此就开始了人类历史”?。 神农氏 即炎帝,是华夏太古三皇之一,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姜水之岸,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他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教人医疗与农耕,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从有巢氏到神农氏,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到渔猎、畜牧,发展农业,反映了原始人生产力发展的大致过程。 《天问》 《天问》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诗篇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展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硕和战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合作探究: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代表作《天问》中有这样几句: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想一想: 诗人对自然界发出的各种疑问,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工业革命 200多年前,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后,人类掀起了工业革命的浪潮,生产力飞速提高,科技水平迅猛发展。许多科学家从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借助科学和技术,不断探索,各种新机器、新发明层出不穷,发电机、内燃机、火车、轮船、农药、塑料等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对大自然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索取和征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著名的生态伦理之作,作者是蕾切尔?卡逊女士,作者以极为细腻、形象的手法描绘了因人类破坏而造成的大自然的惨状:但春天来临时,蓝天白云里不再有小鸟儿悦耳的歌唱,山河峡谷里不再有清冽的溪水欢快的流淌,没了红花绿叶,也没了蜂飞蝶舞,牛羊鸡鸭病倒死亡,原野山谷一片枯萎,了无生机。这是一种“死亡”的寂静!原因何在?是化学药物,主要是各种农、杀虫剂滥用造成的。据报告,在合成杀虫剂使用不到20年里,已传遍了整个生物界,药物甚至已经渗透到了泥中蠕动的蚯蚓体内、母亲的奶水里、未出世胎儿的细胞组织里……… 想一想,说一说: 那么,我们该如何全面看待工业化?蕾切尔?卡逊的输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面对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