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来,这只慈爱的鸟妈妈本能地知道有毒的浓烟会向高处升腾,为了不让灾难降临到孩子们的身上,它把几只小鸟带到大树底下,用自己的翅膀为它们撑起了一个保护伞。 鸟妈妈本可以展翅飞走,找一处安全的栖身之所,但它不能把自己的孩子丢在大火中。 当火苗蹿上来灼烧它的身体时,它坚定地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因为它已经下定决心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翅膀底下的孩子们。 (2)兼词,于之,于此。 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3)代词。 ①表他称。他、他们、它、它们。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表疑问,哪里、什么、怎么。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1.也 yě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①表示判断语气。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②表示肯定语气。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③表示疑问语气。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表示感叹语气。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2.以 yǐ (1)介词。 ①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②起提宾作用,“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副词。通“已”,已经。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13.因 yīn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2)用作连词。 ①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因果。相当于“因为”“由于”。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14.于 yú (1)“于”是介词,总是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第1板块-地理基本能力培养专题1-2.ppt
- 2012届高考新课标物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 物体的平衡.ppt
- 2012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第2板块-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规律5-6.ppt
- 2012届高考新课标物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6 能量转化与守恒.ppt
- 2012届高考新课标生物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pt
- 2012届高考新课标物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9 磁场.ppt
- 2012届高考新课标生物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2 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ppt
- 2012届高考新课标生物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1 生命系统相关层次的稳态.ppt
- 2012届高考新课标生物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0 稳态的三大调节机制.ppt
- 2012届高考新课标生物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ppt
-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课件(共有16张PPT).ppt
-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科学类文章整体阅读课件(共有20张PPT).ppt
-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件(共有70张PPT).ppt
-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课件(共有101张PPT).ppt
-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筛选归纳信息要点,分析概括观点态度课件(共有35张PPT).ppt
-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议论文写作课件(共有51张PPT).ppt
-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诗歌表达方式课件(共有50张PPT).ppt
-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共有40张PPT).ppt
-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课件(共有95张PPT).ppt
-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鉴赏诗歌形象课件(共有50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