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城某地钒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doc
罗城某地钒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罗城某地寒武系清溪组∈q黑色岩系分布较广,主要是由一些藻类等生物沉积在浅海陆相还原环境形成的一套富含有机质的硅、磷、碳岩石建造组成。其中炭质页岩中有机质含量大于2%,它富集了V、Ni、Mo、U、Se、Au、As 等多种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等元素。是重要的新型有色、贵金属等矿产资源和后备资源,其中以钒的资源量最多。在当前全球资源危机矿产品价格大幅上扬,加之堪、选、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利形势下,研究和开发寒武系清溪组∈q黑色岩系中的钒矿床非常必要的。
2、成矿地质背景
本区位于江南古陆南端,九万大山背斜之南翼。褶皱及断层构造发育,以新华夏式构造为主,主要构造线呈NE、SW向,断裂以平行褶皱轴走向的纵断层为主,延长较远。区内仅在东北部及西部有少量岩浆岩分布。东北部为下元古代的闪长岩体、花岗闪长岩体及基性岩体,西部为中生代的花岗斑岩体,岩体面积0.1—1KM2。出露的地层有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第四系。钒矿体赋存在寒武系清溪组∈q中下部,矿床呈层状、似层状,含矿岩石为炭质页岩及炭质硅质岩,主要矿物为绢云母、伊利水云母和炭质(或石墨)。
3、矿床地质特征
含矿层岩性特征
经过该区详查工作在主要地段测制寒武系综合剖面柱状对比图(如图1)将∈q分为三段,即∈qa、∈qb、∈qc ,每段至下往上又可以分若干层。
第一段(∈qa):下部为中薄层状炭质硅质岩及硅质板岩,上部为薄层状炭质硅质岩夹炭质页岩,厚度6~33m。为本区的主要含矿层。
第一层∈qa1:下部薄层状硅质岩,上部为硅质绢云母板岩,有时夹白云母砂岩的透镜体,板岩中含磷,一般1% 左右,局部含钒,厚度1~15m 。
第二层∈qa2:黑色中薄层状炭质硅质岩,单层厚7~15cm,上部夹有及薄层的炭质页岩,厚1~9m。局部含钒,个别V2O5达0.5%,与第三层界线除个别地方外一般不很明显。
第三层∈qa3:薄层状炭质硅质岩夹炭质页岩,炭质硅质岩厚度2~7cm,常夹有磷及黄铁矿的硅质结核。炭质硅质岩沿走向及倾向常出现尖灭现象或呈透镜体出现。顶部以炭质页岩为主,中下部以硅质岩为主。厚度1~8m。该层沿走向、倾向都比较稳定,个矿段都有出露,为第一主要含矿层。五氧化二钒含量多在0.5%以上,局部铀品位达0.03~0.06%,银、镓及部分重稀土元属等可综合利用。与第二段第一层的界线比较明显。
第二段(∈qb):下部为厚层板状炭质页岩,中部为炭质页岩与硅质岩互层,上部为薄层状含硅质炭质页岩。厚77~125m。
第一层∈qb1:为厚层板状炭质页岩,含较多结核状及零星状黄铁矿,下部单层厚度较厚,上部稍薄,局部夹少量厚为1~2cm的黑色硅质条带。厚度14~23m。该层在各矿段都比较稳定。与第二层界线清楚。
第二层∈qb2:薄层状炭质页岩与硅质岩互层,顶部常夹有含磷含黄铁矿小结核,厚度3~10m。局部五氧化二钒达到0.7%。与第三层界线清楚。
第三层∈qb3:薄层状炭质页岩与硅质岩互层,:底部为厚层状炭质页岩,五氧化二钒含量多在0.5%以上。中下部为薄层状含硅质炭质页岩,上部以含硅质的炭质页岩为主,有时夹硅质条带。厚60~96m,该层底部为第二个主要含矿层。
第三段(∈qc):岩性以灰黑色、薄~中层状泥板岩夹少量硅质岩为主或互层,矿化程度低,厚度大于20m。
综合上述罗城地区寒武系清溪组∈q地层中有三个含矿层,即∈qa3顶部炭质页岩、∈qb2顶部含磷含黄铁矿小结核薄层状炭质页岩或与硅质岩互层岩石中。∈qb3底部厚层状炭质页岩。其中以∈qa3顶部炭质页岩中含矿最好。
矿区构造特征
矿区褶皱和断裂都相当发育,构造线方向与区域相一致,以北东南西向为主。矿体均受到褶皱构造的控制,其中以炭质页岩和硅质岩组成的∈qa3褶皱最为剧烈,局部出现地层倒转,但构造作用对矿体品位没有起作用。
矿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及元素赋存状态、矿石类型
矿体产于炭质页岩和炭质硅质岩互层(或夹层中),故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物质成分也各异。
(一)结构、构造
结构:硅质岩一般为微粒及隐晶质结构,炭质页岩一般为变余泥质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局部受热液作用时产生交代结构。
构造:硅质岩一般为块状构造,炭质页岩有变余页状构造、显微层状构造、页状构造、定向构造、局部呈结核构造,当受热液石英脉穿插时呈网脉状穿插构造。
(二)矿石物质成分
1、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绢云母(包括伊利水云母)、炭质(或石墨),其次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偶见金红石、电气石、锆石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