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册哀江南教学课件.pptVIP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册哀江南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册哀江南教学课件

主题 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 情节结构 课文由七支曲子组成。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定下沉郁、悲怆的基调。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重点写明孝陵、明故宫的残败和秦淮一带(包括长板桥和旧院)的冷落。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南明兴亡的历史变迁,寓寄了无限怀念故国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声,写苏昆生凭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痛。结尾“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点明全篇主旨。 ] 明故宫 秦淮河 【沽美酒】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离亭宴带歇拍煞】俺曾 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离亭宴带歇拍煞] 此曲为尾声,以今昔对比和饱蘸血泪的笔,直写胸臆,抒发国破家亡之恸、燕去楼空之慨,总结五十年来看到的南京的盛衰兴亡,启示人们去思索南明灭亡的根源。“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放悲声唱到老”等句子点明全篇主旨。 【离亭宴带歇拍煞】俺曾 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2.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 (加线的词有什么修饰作用?) [答] “残”“废”“瘦”“空”四个形容词,分别修饰“军队“‘堡垒“‘马“‘战壕”,一词一图,再现了南明都城战后的凄惨景象。 3.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想像这幅画面,将“剩”改为“留”或“见”好不好,为什么?) [解]不好。本曲是在写南明都城战后凄惨荒凉的景象。着—“剩”字,意味深长,使人联想到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事过境迁,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剩”与“城对着夕阳道”同为神来之笔。“剩”,被动,且残余残存。而“留”被动主动均可。“见’’就眼前而言,没有今昔对比意思。“留”“见”二字在此便逊色多了。 全段哪些地方运用了对偶句和排比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离亭宴带歇拍煞】俺曾 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离亭宴带歇拍煞】俺曾 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哀江南 (清)孔尚任 哀江南 孔尚任:(1648-1718),子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唐,自称云亭山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孔子64代孙。 用十年时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完成名著《桃花扇》。上演后,名动京城。与洪昇并称“南洪北孔”, 《长生殿》和《桃花扇》并称清代戏曲“双璧”。 孔尚任的戏剧作品除《桃花扇》外,还有和顾彩合撰的《小忽雷》传奇。孔尚任的诗文有《湖海集》《岸堂稿》《长留集》等,是我们今天考查他平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 ??   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 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奸党余孽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侯方域只身前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阮大铖仰仗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香君嫁给新任巡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侯方域之友(杨龙友)点血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 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同李香君相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