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用益物权的客体论用益物权的客体
论用益物权的客体
钱明星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授
上传时间:2002-11-22
浏览次数:10208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用益物权的客体,是用益物权在使用、收益意义上的支配权所作用的对象。它既有民法上的物的一般属性,又符合物权客体的法律特征,还具有自己的独特内涵。用益物权在性质、效力、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特点都是与其客体联系在一起的,其客体的含义、范围和特性对用益物权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一、用益物权的客体具有民法上物的一般属性
罗马法中,对物的理解是广义的理解,物(res)是指除自由人以外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东西。如山川、大地、阳光、空气等皆为物,外延十分宽泛。罗马人有时也称物为Bona,意指那些对人们有用而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包括权利、利益、权利客体等等,而这里的物的有用且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特性,是以物在法律上具有金钱价值来衡量的。[1]
《法国民法典》中物的概念,承袭了罗马法对于物的理解,其所称之物既包括有形之物,也包括无形之物。只要能够成为财产的一部分并且能被占为己有的财富即为物,如对物的所有权,以及与物的有关的各种权利(用益权、地役权)或与物无关的其他权利(作品的著作权)等等。[2]这一点可以从《法国民法典》的体系中明显地看出来,即把物理解为财产权,因此在第二编中没有用“物权”一词,而是以“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变更”为标题。《德国民法典》则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物的,该法典在第90条中规定:“法律上所称物,仅指有体物而言。”这一定义为大多数国家所沿用,如《日本民法典》第85条的规定就是直接承袭了《德国民法典》。
在英美法中,没有物权的概念,也极少使用物这一词,经常使用的概念是财产、财产权、财产法等。
在我国的法律用语和民法学界的普遍观点中,认为物作为民事权利的客体,表现着权利主体的物质利益,物必须是能够为人掌握、支配的。所以,民法上的物是指占有一定空间、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体,包括处于自然状态的物,如江河、珍禽异兽,也可以是人的劳动所创造的物体,如房屋、桥梁、机器。作为民法上的物,它具有以下的特性:1、民法上的物是指有体物。依一般的解释,有体物是指占有一定空间而有形的存在的物体,例如固体、气体、液体等等。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物的范围扩大,许多不具有“有形”的物,如电,也可以成为民事权利的客体,所以,我们不必拘泥于“有形”之意。2、民法上的物是指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体,这里的需要,可以是人们生活上的需要,也可以是人们生产上的需要。那些没有任何价值或使用价值的物,可以是物理学上的物,但不是法律上的物,因为人们不会因为它而发生法律关系。但是,物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特性,不能完全用金钱来加以衡量,例如,情人的书简、相片虽无金钱价格,但对情人之间来说至为宝贵,因而成为他(她)的所有权客体。3、民法上的物须是人力可以支配的物。只有能够为人力所支配的物,人们才能以之为客体设立各种各样的法律关系,那些不能或目前还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物体,如日、月、星等、虽属于有体,但不是法律上的物。
民法上的物是把人类自身排除在外的。这里的人身并不以生理上的人体为限,如假肢、假牙,一旦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就不能再以物视之,而相反,虽然于生理上为人体的一部分,如头发、血液等,一旦与人体发生了分离,就可以视为物了。至于人的尸体是否为物的问题,有的认为人的人格不因死亡而完全消灭,死者的人格尚存于尸体之上,故不能将尸体作为物看待。但随着现代社会观念的进步,尸体作为没有生命现象的肉体,已不是人身,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前提下,尸体可以作为物,如医疗单位或研究单位将尸体做成标本后,可以依法对之进行占有、使用和处分。尸体及其一部分,如眼球、肉脏等,也可以成为遗赠的客体。
与物的概念相联系的是财产的概念。罗马法中财产与物的含义是一致的,因为依罗马法的观念,物必须是能够以金钱加以评价的东西。法国民法承袭了这一观念,具有经济内容的权利和义务的总和构成了法律上的财产,包括资产和负债两个部分。
我国民法经常是在不同的含义上使用财产这个概念的,如《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一节为“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这里的“财产”指物。《继承法》第3条规定的“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中的“财产”则指物、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另外,还有专指财产权利或财产义务等用法。因此,对于财产这一用语,必须注意它在不同场合中使用时的特殊涵义。
二、用益物权的客体具有物权客体的物的特征
物作为物权的客体,具有民法上的物的一般属性,但由于物权的客体直接承受着物权的支配作用,它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权利客体的物的不同特征。
1、作为物权客体的物原则为有体物。在大陆法系国家,物权的客体是否仅限于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文题目啊论文题目啊.doc
- 论文题目的基本句式.doc
- 论文:尝试教学法.doc
- 论文:开题报告.doc
- 论文题目选择项.doc
- 论文:文化与国家发展.doc
- 论文:浅谈新员工导向培训.doc
- 论文:当归的炮制.doc
- 论文:论发动机台架试验.doc
- 论文:走进英语差生.doc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Unit6SunshineforallStudyskills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Unit3After-schoolactivitiesLesson2Avisittoafarm课件冀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2Besportybehealthy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2020)高中英语.pptx
- Unit2Differentfamilies第三课时(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pptx
-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pptx
-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2.pptx
- 工程变更管理细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