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能力.doc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

附件1: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推荐表 单位名称:华中师范大学 填表日期:2008年 10月20 日 论文题目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视野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研究 作者姓名 论文答辩日期 学科专业方向 邓兆红 2007.6 学科教学.英语 攻硕期间及获得硕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题目,刊名,时间,社会影响) 《翻译及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06年4月发表在《中学生英语》杂志 《跨文化交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06年5月发表在《江汉论坛》 《语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2007年11月发表在中国教育学会英语专业委员会会刊《英语教育》 论文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对作者工作及所在单位工作) 我校(沙市中学)是一所湖北省重点中学,学科教学研究氛围浓厚。笔者所撰写的论文都是围绕我校教学科研中心课题而进行的。针对目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并在学校同行的帮助下,应用到教学研究的实践中,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同时,对我校的英语教学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出版专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等级及时间) 《语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于2007年11获全国教育学会英语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二等奖,并且笔者被大会组委会作为专场论坛的主讲人发言,反响很好。 中文论文摘要(论文选题的意义,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我国越来越需要具有世界意识,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并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国家的希望在教育,因此,教育部于2003年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及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但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数据统计,笔者认为,迄今为止,对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系统化研究还未形成。至于关于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就更缺乏了。 要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了解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水平和状况。而当前高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究竟如何?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对湖北省荆州市的288名高中学生进行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试和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问卷调查,同时,还对53名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跨文化交际的问卷调查。通过对当前高中学生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中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的状况的了解,探索出影响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并力图找出提高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结果显示: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对西方文化知识(英美国家)了解不够;受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通过对学生和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扩大跨文化交际视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不够,英语教师自身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教师和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教与学的途径和方式的认同存在一定的分歧。这都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影响。 根据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如:提高高中英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知识,遵循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充分运用相关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如PTPC模式等。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 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Bennett, Milton J.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raining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A]. In Paige, R. M. (ed.) Cross-Cultural Orientation: New Conceptualizations and Applications[C]. 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6: 27-69. Bennett, Milton J. Towards Ethnorelativism: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A]. In Paige R. M. (ed.). Education for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C]. Yarmouth, ME: Intercul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