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一)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企业的生产决策权集中于政府行政机构,企业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 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第一个实行的,当时实行这种体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苏联的工业产量迅速跃居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因此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大危机时,全世界只有苏联一枝独秀。 也正因为这样,战后几乎所有新独立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以效法,我国也不例外。 中国之所以在建国初期选择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原因如下: (l)从主观因素看,是受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影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在建国初期也毫无例外地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从客观因素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面临着列强的重重包围,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对中国实行的禁运。为了对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可能进行的干预和侵略,加强国防力量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的首位。为此,中国领导人选择了集中动员和配置资源的制度安排,以便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到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中去。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好能适应这种需要。 我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也为计划经济体制的顺利运行创造了客观条件。如: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现代工业很少、经济结构简单、社会利益关系比较单纯。 (3)承受过一百多年殖民地、半殖民地屈辱的中国人,从领导人到普通群众,普遍怀有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强烈愿望。为了实现这种愿望,中国领导人认为仿效苏联的榜样,依靠已经取得的国家权力,充分动员和集中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完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中国制定了高速赶超的发展战略。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 1、1949—1950年,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确立起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将以往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置于国家的控制和监督之下。 2、1950 — 1953年,投资扩建新的国营企业,使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3、1953 — 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统一管理;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国营企业和部分公私合营企业实行以直接 计划和实物调拨为主的管理;对财政、信贷和工资等实施统收统支、统存统放和统分统配。 计划经济体制在现实运行中的利与弊 利:不可否认,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较为简单的情况下,对原始积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并增加厂财政收入,抑制了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实现了较为公平的分配,使广大劳动者迅速摆脱了贫困状况。 有资料表明: 中国以一个小小的工业生产基地为发端(当时中国工业的人均产量甚至不及比利时工业人均产量的1/15),在物质资源最贫乏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的情况下,能在1/4世纪的时间内,变成一个主要的工业大国。 1952年,中国的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4%;而到了1975年,这个比例颠倒过来了,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2%,农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8%。综合国力从1949年排名世界第13位,到1962年排名世界第10位,再到1988年排名世界第6位。 苏联: 1913年是旧俄国生产水平最高的年份,但其工业产值只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7%,相当于美国的7%;而到了1937年,苏联已超过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7%;到了80年代末,苏联的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0%。综合国力大大超过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或不发达的私有制国家,成为与美国日益接近的世界第二号强国。 弊:但计划经济体制又具有局限性,只有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才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和发挥作用。 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建设规模的扩大,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它的弊端就逐步显现出来,从而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中国传统计划体制的内在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在实践中的矛盾伴随着高速工业化的负面效应逐渐凸显了出来。 主要表现在: (1)组织结构上的条块分割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基础期末练习题》Word第二次上机指导.docx
- 《计算机基础期末练习题》第2章+操作系统Windows习题.doc
- 《计算机基础期末练习题》第3章Word练习题.doc
- 《计算机基础期末练习题》第4章Excel练习题.doc
- 《计算机基础期末练习题》第5章PowerPoint习题.doc
- 《计算机基础期末练习题》第一次上机实验内容.docx
- 《经济法教学资料》O经济法概论课件.ppt
- 《经济法教学资料》第二编 企业公司法.ppt
- 《经济法教学资料》第二章 经济法概述.ppt
- 《经济法教学资料》公司法.ppt
- 《毛概 复习资料》第8章第2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pt
- 《毛概 复习资料》第8章第3节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
- 《毛概 复习资料》第8章第4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件-江修波》1.1 半导体基础知识.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件-江修波》1.2 半导体二极管.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件-江修波》1.3 双极型晶体管.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件-江修波》1.4 场效应管.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件-江修波》2.1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件-江修波》2.2 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件-江修波》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最近下载
- 2023光伏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doc VIP
- 2023光伏逆变器高加速寿命试验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32004-2013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pdf VIP
- LMQ.C型立式灭菌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初中数学_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课件设计.ppt VIP
- 《干旱半干旱区光伏电站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导则》编制情况说明.docx VIP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pdf VIP
- NBT 32001-2012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教学设计.doc VIP
- NBT 32008-2013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