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秸秆人造板困局
秸秆人造板困局待解
2013-12-10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作为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秸秆焚烧近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秸秆的回收利用,力避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亿吨。秸秆品种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秸秆原料化利用与肥料化、基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利用一起,作为重点领域被写入《“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然而,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秸秆利用原料化重要路径的秸秆人造板行业,正在遭遇原料成本价格倒挂和产业化困局。要实现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4%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收储困难,成本倒挂
“市场是好,可问题是秸秆收不上来。”万华生态板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副部长龚永杰有些发愁——客户订单不断,但现在不敢接。
万华公司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的工厂门口,立着常年收购秸秆、木材的牌子,黄底儿红字,醒目而热烈,正如工厂管理者们的迫切心情。万华的主要产品是秸秆人造板,注册名称为“禾香板”,利用秸秆为原料,以聚氨酯生态粘合剂(MDI)为胶粘剂,主打“无甲醛释放”的“环保牌”,得到市场认可。
然而,作为原料的秸秆收储难,已经成为万华等秸秆利用企业的掣肘。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等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秸秆人造板的原料来源通常为麦秆和稻草。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来到万华公司位于信阳市明港镇兰店乡兰店村的收购点,省道侧面坡下一片几百平方米的空地上,整齐堆放着秸秆。
这个收购点的经营者徐宝玉,是秸秆收购行业的一位“经纪人”。他的经营方式是,附近的农民把散装稻草拉到收购点,以220元/吨卖给徐宝玉,他用机器打包成捆后,再以360元/吨的价格卖给万华。除了万华,徐宝玉还为信阳周边的造纸厂、秸秆发电厂和驻马店的养鸭场“供货”。
但徐宝玉说,这几年秸秆收购行情并不是很好,“农民不爱收,也没空收,就烧了。”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毗邻湖北省,粮食作物既有水稻,也有小麦,收割时间集中而短暂。
与收割时间短并存的,是农村劳动力的缺失,农民对收集散落在田间的麦草无暇顾及。在大规模的城镇化浪潮中,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留守农村的多是老弱妇幼人群。农忙时节,虽有农民工返乡务农,却难以弥补缺口。
“现在人工越来越贵,农民没动力收草。”徐宝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成年劳动力一天约能收4亩田、出一吨草,收购价是220元/吨,但人工费就要100多元。此外,农民从田间至收购点的运输成本也在增加。
另一方面,现行农业生产方式并不利于秸秆收购。对多数秸秆利用企业来说,需要打好捆的草。但是收割机本身不带打捆装置,如果外置则会大大降低收割效率。
“我们也尝试过买打捆机,给农民在收割的时候装上,但太慢了,他们不爱用。”万华公司总经理于文杰说。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钱小瑜表示,过去进口的联合收割机,能够将秸秆直接切碎,实现还田,但不能进行资源利用,而且还田必须深埋,并有年数限制。
质量要求高,也无形中提高了秸秆收购成本。秸秆价格随长度增加而上涨,“没有好原料,再好的厨师也做不出好菜。”万华公司旗下木工机械(信阳)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此形容秸秆质量对产品的关键性作用。
距离万华信阳工厂办公楼不远,有一大片空地,还有开放式的秸秆储存仓库。仓库外空地上,农用机械正在把一捆捆稻草放上车,拉出去扔掉或“白送”给其他用草企业。“这些草质量都不行,做不了板。”万华公司技术研究所所长刘旭晴很是惋惜。
储存也是问题。由于秸秆收集的季节性,同时对储存的温度、湿度要求较高,将一年生产需要的秸秆原料储存好,也需要投入。刘旭晴介绍,万华正在盖新仓库用来放更多的稻草。
秸秆成本已经占到原材料成本的40%以上,另一个原材料“大头”是占到55%的MDI,其价格长年居高不下。按万华实业集团副总工程师马德强的计算,如果秸秆收购能控制在300元/吨左右,就能实现盈亏平衡。
而现实是,收购的秸秆价格在每吨300~400元不等,有的收购价格达到每吨400元以上。而300元/吨的低价秸秆,得草率很低,只能达到50%~70%,折合下来每吨实际价格甚至高于400元。
设备攻关,产业寻路
对于秸秆人造板生产商而言,要面对的不仅有原料秸秆成本过高的挑战,还有“探路者”的艰辛与不易。
秸秆人造板的技术基础是木质人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