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原则 (一)糖尿病综合调控原则 即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 (二)饮食调控原则 饮食调控目标 ①接近或达到血糖正常水平。 ②保护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③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 ④接近或达到血脂正常水平。 ⑤预防和治疗急、慢性并发症。 ⑥全面提高体内营养水平,增强机体抵抗力。 3. 饮食调控原则 (1)合理控制总热能体重是检验总热能摄入量是否合理控制的简便有效的指标,因此,不论是肥胖者或消瘦者均应控制体重在理想体重范围内。 (2)选用高分子碳水化物碳水化物供能应占总热能的60%左右。最好选用吸收较慢的多糖,如玉米、荞麦、燕麦、莜麦、红薯等。 (3)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选用高纤维膳食,每日膳食纤维供给量约为40g。 (4)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每天脂肪供能占总热能的比例不高于30%。一般建议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为1:1:1;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在300mg以下。 (5)选用优质蛋白质多选用大豆、兔、鱼、禽、瘦肉等食物,优质蛋白质至少占1/3。蛋白质提供的热能可占总热能的10%~20%。 (6)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多选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摄入甜水果或水果用量较大时要注意替代部分主食。 (7)食物多样:糖尿病人常用食品一般分为谷类、蔬菜、水果、大豆、奶、瘦肉、蛋、油脂等八类。每天都应吃到这八类食品,每类食品选用1~3种。 (8)合理进餐制度糖尿病人进餐时间要定时、定量,一天可安排3~6餐。三餐比例可各占1/3,也可为1/5、2/5、2/5或其它比例。 (9)防止低血糖发生。 (10)急重症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摄入应在医师或营养师的严密监视下进行。 第六讲 营养与疾病 山东轻工业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刘先华 2010.5 第一节 营养失调 包括两个方面: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度。 一、营养缺乏 营养失调是由于膳食中长期一种或多种必需营养素摄入过多或不足而造成的不健康状态。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足 (二)维生素缺乏病 1.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 2.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 3.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 4.癞皮病—烟酸缺乏 (三)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小红血球(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二、营养过剩 (一)脂肪过多 1.标准体重 国内适用的Broca改良公式 男性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女性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体重在理想体重±10%范围内为正常, ±(10% ~20%)为超重或瘦弱, ±20%以上的为肥胖或消瘦, 超过±40%为过度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 2.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BMI=体重(kg)/[身高(m)]2 成年男子 成年女子 25 超重或肥胖 24 超重或肥胖 20~25 正常 19~24 正常 20 消瘦或慢性营养不良 20 消瘦或慢性营养不良 3.肥胖的危害 病死率的高低与BMI的关系 BMI25为极低度危险 BMI25~30为低度危险 BMI30~35为中度危险 BMI35~40为高度危险 BMI40为极高度危险 4.发生肥胖的原因 膳食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神经分泌因素 5.营养与减肥 能量与减肥 碳水化合物与减肥 蛋白质与减肥 平衡膳食与减肥 改变饮食习惯 二、蛋白质过多 吃大量的蛋白质难于消化吸收,会对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 1.易在体内形成酸性物质; 2.毒副产物 氨、酮酸、铵盐、尿素等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增减脏器的负担; 3.增加患癌危险 过量食入蛋白质会增加患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的危险; 4.诱发心脏病变。 * 第二节 营养与肿瘤 * 1998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公布恶性肿瘤已成为中国城市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一、肿瘤的类型 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一般的良性肿瘤周围都有一层包膜,不发生扩散和转移。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周围没有包膜,与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 二、肿瘤的病因 1、遗传因素:占2% 2、环境因素:80%~90% 吸烟 30% 饮食 35% 生育和性行为 7% 职业因素 4% 酒精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建筑考试试题.docx VIP
- 2025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GB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docx VIP
- 一种用于逆变器的电磁暂态建模方法.pdf VIP
- 《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教学课件—第4章新媒体营销案例实战02案例分析之模拟直播.pptx VIP
-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ppt VIP
- 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反思和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中级通信专业实务(互联网技术)重点备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GB28050 -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