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宣讲摘登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6月20日,教育部、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宣讲活动在京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会前接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当日,首场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办,700余名首都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代表聆听了孙宏斌、石秋杰、徐英杰、刘佳芬4位人民教师的先进事迹。本报今日刊发首场报告会的演讲摘要,再次传递坚持理想、教书育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楷模力量。
教书育人是第一责任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 孙宏斌
1987年,我考入清华大学。经过10年寒窗苦读,终于在1997年拿到了博士学位。在博士毕业前夕,我夫人已远赴美国攻读生物学博士。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三种选择:一是去美国与夫人团聚,留美深造,二是去外企工作,三是留校任教。要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出国潮、下海潮,前两项选择是非常热门的,而且去美国与夫人团聚也是最自然的。但当时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前夕,高校急需补充师资,因此我毅然选择了留校任教。
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上百名优秀的清华学子,深感责任重大,内心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误人子弟。我暗下决心,要将教书育人作为我的第一学术责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清华教师。
总结15年来的教学经历,我将教书育人理解为“五个要”。
首先,要有信念。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根本。在我的眼中,即使成绩排名最后的学生同样优秀,未来同样不可限量。有位姓林的研究生,喜欢上网,自制力较差。三年前,我不顾同事的反对,坚持把美国加州电网的重要科研项目交给他。两年后,该项目还真的失败了,这是我课题组第一个以失败告终的项目。我和小林深谈了一次,跟他说,失败一次不要紧,但希望你不要因为同样的原因失败第二次。此后,我发现他变了,后来还高质量完成了另一个重要项目,获得了好评,今年顺利毕业。有人说我丢了加州项目损失太大,而我却丝毫不觉得可惜。项目固然重要,但教书育人更重要。
其次,教书育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要上好课,首先要了解学生。我直接到学生宿舍去,跟学生们在一起讨论、答疑和交流,每周至少一次。这一习惯坚持了多年,被学生们誉为第一位到宿舍与学生互动的教授。我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管内容多熟悉,我坚持两小时的课至少用6小时来准备!我经常在本科生课上布置一些高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但是,当上百份的研究报告交上来时,两个星期啥事也不用干了,就呆在实验室里好好看报告吧。有同事觉得,我用带研究生的方式带本科生,太耗费时间。不过,当我看到研究报告中闪现出的创新火花,是那么的朴素、没有任何的条条框框,我感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教书育人更要有激情。在上百人的大课上,我喜欢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有学生帮我统计过,一堂课下来,我平均在阶梯教室,上下约20个来回,折合约1公里。因为阶梯教室有坡度,因此被学生们戏称为“爬山”。虽然“爬”得大汗淋漓,但“一路上”生师互动,气氛和效果还是蛮好的。在我的课上,有赵本山的小品,有“大城市铁岭”的电厂,还有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六脉神剑”。不过如何保持住激情是个问题,需要不断“求新”、“求变”。我有本教材,与清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已整整8年,一直无法正式出版,原因是我的讲稿逐年在翻新。
近些年我的心脏出了点麻烦。平时没时间看病,干脆就攒到春节一块儿看。别人通常是除夕前出院,与家人团聚过年。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年二十九申请住院,春节在医院过。因为病人少,感觉就像住特需病房,心情特好,疗效自然也特别好。
教书育人还要有一流的教学研究。科研好不见得教得好,如何让学生接受,需要研究教学规律,要“像搞科研一样的去搞教研”!从2001年开始,我带领课程组同事们将电力系统专业课由原来的4门课重组为1门课,学时数由120缩减为48。不但没有弱化教学,还被评为国家精品课。我还带领研究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电力系统数字化实验平台。我主持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带领的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
教书育人还要有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科研是高水平教学的基础和源泉。近年来我带领学生致力于研究大电网自动电压控制,该技术已在我国应用面过半。2009年,我们在与美国MIT教授的激烈竞争中胜出,成功地将该技术推广到美国,用于控制包括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和东部13个州的全美最大电网,实现了中国先进电网控制技术向美国输出的首例。美国学术界对我们的评价是:“中国在电网电压控制领域遥遥领先于世界!”
更让我感到自豪的是,这一引领性的技术突破主要是由学生们完成的,我带的两名博士生也由此双双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2009年,我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这将进一步激励我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第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