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A认证的应用CA证的应用
CA认证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1.CA认证机构
所谓认证中心,也称为数字证书认证中心,英文为CertificationAu鄄thority,简称CA。是基于国际互联网平台建立的一个公正、独立、有权威性、广受信赖的组织机构,主要负责数字证书的发行、管理及认证服务,以保证网上业务安全可靠地进行。
一般而言,CA认证体系由证书审批部门和证书操作部门组成。证书审批部门(registryauthority.RA)作为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承担公钥的合法性检验的责任。它负责对证书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决定申请者是否有资格获得证书,并承担为不符合资格的证书申请者发放证书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因此审核部门应由能够承担这些责任的机构负责。证书操作部门(certificateprocessor.CP)为已授权的申请者制作、发放和管理证书。并承担因操作不当所产生的一切后果。
包括失密和为没有获得授权者发放证书等。它可以由审核部门自己担任,也可委托第三方担任。一般CA认证中心具有六项基本功能:证书发放功能,证书查询功能,证书更新功能,证书吊销功能,制定相关政策功能,保护数字证书安全功能。
(二)我国CA认证机构的现状与发展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对网络安全的要求,不仅推动着互联网交易秩序和交易环境的建设,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从1999年8月3日成立的我国第一家CA认证中心———中国电信CA安全认证系统起,目前我国已有140多家CA认证机构。
但大都不具备合法身份。从2004年8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颁布以后,已被信息产业部审批的合法CA机构已有22家。其中一些行业建成了自己的一套CA体系,如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信CA安全认证系统(CTCA)等;还有一些地区建立了区域性的CA体系,如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BJCA)、上海电子商务CA认证中心(SHECA)、广东省电子商务认证中心(CNCA)、云南省电子商务认证中心(CNCA)等。
2.CA认证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1)我国CA市场存在较严重的同质竞争。据信息产业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CA认证机构140多家。并且还有增建的趋势,而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对CA的需求远远小于这些CA认证机构的供给量。目前,过多的CA认证中心正在拼抢有限的市场规模,由于并不存在完全的不可替代性。
所以这些CA机构都还处于同质竞争阶段。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各家认证中心都需要通过价格战占领市场,而过于低廉的费用,不但不能够保证基本的服务,其权威性也会受到质疑。最后CA企业没有动力去开发新的市场,整个行业就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2)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互联互通”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技术层面上,由于受到美国出口限制的影响。
国内的CA认证技术完全靠自己研发。又由于参与部门很多,导致标准不统一,既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又有自主研发的标准,即便是同样的标准,其核心内容也有所偏差,这导致交叉认证过程中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台统一的PKI标准或相关的管理规范,也没有一个明确的CA管理机构。这种缺乏统一标准的态势必将造成多种技术标准共存的局面。也是目前我国众多CA中心各方割据、难以互通的一个主要原因。
(3)CA认证还存在明显的地域性与行业性,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无法满足全社会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在分布格局上,目前我国的CA机构还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行业性。
CA建设仍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从国内CA建设开始至今,一直没有出台一个指导国内CA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管理指南,使得CA建设目的不明、性质不清、重复建设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4)行业整体缺乏有效的监督规范,相关法律还不够健全。但随着《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特别是《电子签名法》的实施,为国内众多的CA机构设定了门槛,对人员、设备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目前按照《电子签名法》的规定,信息产业部已批准了20多家CA机构,可以说开启了CA机构规范化、合法化的进程。但《电子签名法》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实施规章和细则。
这也是目前CA行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促进CA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1.建立有序的CA互通格局
我国CA业各地区、各行业分而治之的局面,不利于CA业的长期有序发展,因为现实中的垄断并不能构成互联网上的优势地位,某一领域内的单根认证中心也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例如。银行业完全可以自己发放证书为自己的客户服务。但这种附属于某一家银行的CA中心不太可能给所有行业和公司颁发证书。而基于一个最高级别的根CA(国家根CA)、由多个真正第三方CA构成的多根认证中心才能为各个行业、各个地方的用户提供便利和专业性的服务。
从而避免各方在协调和服务过程中出现互相牵扯和不相容。以上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ocx VIP
- YY0316-2016模版(安全风险分析资料).doc
- 15万吨丙烯酸精制工艺设计.pdf
- 脱蜡知识培训课件.pptx
- 2025年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党课课件.ppt VIP
- 2024年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5春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
- XINJE信捷-XS系列PLCopen标准控制器用户手册【软件篇】(XS Studio)(PS06 20230906 1.2)-2023.9.6.pdf
- 【MOOC】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docx
- 阳光书院兴义一中小升初语文英语全真模拟仿真试卷1-8(共8套)附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