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救护程序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热救护程序 一、概述: 正常人体温受大脑皮质及下丘脑体温中枢的控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与散热过程而保持相对稳定。当体温中枢兴奋或功能紊乱,或产热过多,散热过少,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即为发热。 一、概述: 当腋下体温超过39℃时称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高热同时伴有抽搐、昏迷、休克、出血等为超高热危象。持续高热对脑组织有严重损伤,可引起脑细胞不可逆性损害,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之一。 二、病情判断: (一)病史 1、季节 高热性疾病有较强的季节性,如胃肠道高热、乙型脑炎、疟疾夏季多见,而呼吸道感染以冬、春季发病率更高。 2、流行病学史 是否到过流行疫区,有无接触过传染病。 二、病情判断: (二)临床表现 1、热型 常见热型有4种。 (1)稽留热:体温维持在39~40℃或以上数天或数周,每天体温上下波动不超过1℃者。见于肺炎、伤寒等。 (2)间歇热: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肾盂肾炎和淋巴瘤等。 二、病情判断: (3)弛张热:体温超过39℃,波动幅度大,体温上下波动在2℃以上。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心内膜炎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常见于癌性发热、流行性感冒、支气管肺炎等。 二、病情判断: 2、伴随症状 详细观察分析发热的伴随症状,对分析病因及严重程度均有重要价值。 (1)头痛、呕吐或昏迷:可见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型疟疾、脑出血、中毒性痢疾。 二、病情判断: (2)寒战:寒战在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发热前有明显寒战者,多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等。 (3)关节肿痛:常见于风湿热、结核病、结缔组织病。 二、病情判断: (4)淋巴结、肝、脾大:可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传染病。 (5)尿痛、尿急、尿频:常见于尿路感染。 (6)咳嗽、咳痰、胸痛: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肺结核等。 二、病情判断: (7)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常见于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疾病等。 (8)出血现象:可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急性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败血症、重症麻疹及病毒性肝炎等。 二、病情判断: 3、中枢性高热 是神经科重症患者最常见的非感染性体温变化,是颅内占位性病变、创伤及血性脑脊液刺激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损害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病数小时后体温急剧升高至39~40℃,持续不退,不伴有白细胞增高,无感染证据,无汗、皮肤干燥、躯干温度高而四肢发冷,患者常在1~2天死亡。 二、病情判断: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为细菌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白细胞总数减少见于病毒感染(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及疟原虫感染,若同时伴有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见于伤寒或副伤寒;分类中有不成熟细胞出现,见于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综合征;若全血细胞减少伴有发热,见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 二、病情判断: 2、尿液检查 尿中白细胞增多,尤其是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急性肾盂肾炎;蛋白尿伴或不伴有管型尿提示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3、放射学检查 包括X线胸部摄片、胸部或腹部CT扫描,以明确胸腹部有无病变及病变性质,如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胸膜炎、肝脓肿、肝癌、肾癌等,并有助于了解胸腹腔内有无淋巴结肿大。 三、急救措施: (一)降温 迅速而有效的降温是治疗高热患者的关键措施。 1、物理降温 利用物理原理达到散热目的,是较好的降温方法之一。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者。 三、急救措施: (1)冰帽:戴于患者头部,使脑细胞处于低温环境,以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脑细胞耗氧量,以保护脑细胞。 (2)冰袋:放置在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通过传导方式散发体内热量。 三、急救措施: (3)温水或乙醇擦浴:用柔软的毛巾蘸取50%的乙醇或32℃左右的温水从患者的一侧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擦至足跟部。同样的方法擦另一侧,直至皮肤表面潮红,才能达到有效的降温目的。 三、急救措施: 2、药物降温 药物降温可防止肌肉震颤,减少机体分解代谢,从而减少机体产热,扩张周围血管,以利于散热。但药物降温应谨慎使用,只有物理降温后体温再次上升或物理降温效果不理想时,或不适宜用物理降温者,才考虑在物理降温的同时使用药物降温。 三、急救措施: (1)吲哚美辛(消炎痛):口服或鼻饲 (2)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3)复方氨基比林:常用剂量为2~4ml,肌肉注射。 3、冰毯 适用于中枢性高热 4、针刺降温 取大椎、内关、曲池、合谷、百会等穴针刺。 三、急救措施: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吸氧,2~4L/min。高热伴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