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献综述 青少年犯文献综述 青少年犯罪.doc

文献综述 青少年犯文献综述 青少年犯罪.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献综述 青少年犯文献综述 青少年犯罪

文献综述 前言: 梁启超100多年前曾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可见,青少年在国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的成长条件、成长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导致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日趋严重。据《中国法律年鉴》的统计资料表明,整个八十年代的青少年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呈增加趋势:1980 年为61.2%,1981年为64%,1982年为65.9%,1983年为67%,1984年为63.3%,1985年为71.3%,1986年为 72.5%,1987年为74.4%,1988年为75.7%,1989年为74.1%.进入九十年代后,青少年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但 仍然十分严重:1990年为57.31%,1991年为52.88%,1992年为50.78%,1993年为50.74%,1994年为 49.12%,1995年为45.54%,1996年为40.53%,1997年为37.85%,1998年为39.39%.近年来,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总数占中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青少年犯罪(juvenile delinquency),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这个概念包含“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跨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正文: 社会纷繁复杂,随之带来的各种消极因素冲击着青少年的不成熟身心。他们既被社会消极因素伤害,又危害社会。我们小组通过阅读近几百篇文献,研读50篇文献后得出:目前,很多研究者多从青少年自身心理生理因素、社会原因家庭、学校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青少年自身心理生理因素: 一般认为青少年在这一成长阶段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向成人过渡的急剧变化的时期,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又缺乏对自身的准确认识。如柳丽丽在《浅析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对策》中所提到的“虽说在生理上趋于成人,但心理发育并没有完全成熟,思维活动存在较大的表象性,观察事物还带有片面性”。这种片面性会使青少年对所遇到的事情难以有正确的判断,更难以做出正确的行为。同时,有研究者利用了比利时数学家、犯罪学者、制图学派的代表人物凯特勒的看法:“年龄是影响犯罪的最大因素之一,犯罪的发生与人的体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在25 岁时,人在体力方面发展到了顶点,所以容易犯罪;犯罪的类型也与年龄相关,人们大多数是在犯伤害与诱奸罪的同时,开始了盗窃犯罪的生涯,力气的增长会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最后,随着自己犯罪生涯的推进,犯罪类型会由暴力型向智力型发展。”(《农村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张建华)。这一观点指出了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犯罪的原因及其过程的演变,即从简单粗暴到复杂智慧,而这一变化正是基于青少年此时的心理生理发展所造成的。 米勒(Miller)认为低阶文化少年具有下列特质,使得他们较会犯罪: 惹麻烦:惹麻烦是低阶青少年赢得声望的方法。 粗犷:低阶青少年较具有身体力量。 精明:看重有能力去欺骗、愚弄或耍诈他人的人。 兴奋:渴求刺激与冒险。 命运:相信命运、喜欢预测未来。 自主:十分重独立、想摆脱他人的支配与约束。 一般来讲,犯罪行为是由犯罪心理支配的,所以说犯罪青少年不良的心理诱导会导致其犯罪。 ⑴青少年期是人生的过渡时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辨别是非、区分好坏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好冲动,易被诱惑实施犯罪。 ⑵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由于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一些青少年在心理上误入歧途。比如好面子、讲排场、穿名牌、讲吃喝,好吃懒做,梦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利已欲、消费早熟心理的恶性膨胀等。尤其在家庭经济方面与高收入的盲目攀比时,一些青少年易产生心理不平衡感,于是萌发不良企图,导致犯罪。 ⑶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对“性”充满好奇,在好奇心、神秘感和欲望的导引下,青少年欲在“性”方面进行尝试。而在伦理道德束缚下,青少年很少能有正当的途径去接触和了解“性”;同时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一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影响,青少年易产生性扭曲和性强化的心理,最后导致犯罪。例如,有的未成年人在色情、淫秽制品的刺激下,为了发泄生理冲动,不惜实施强奸、轮奸等性犯罪;或者为了嫖娼而不惜实施抢劫、盗窃、诈骗等财产性犯罪。 ⑷青少年大部分处于学生时期,有的学生成绩差,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歧视,自尊心受挫,沮丧悲观或者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 ⑸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