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马建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马建忠

马建忠论翻译 “一个常被翻译界忽略的人” 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马氏文通》(1898) 参考拉丁语法研究古代汉语的结构规律 《拟设翻译书院议》(1894) 善译论 创设新式翻译书院 生平介绍 马建中(1845-1900),别名乾,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 《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 二哥马建勋,入李鸿章幕府,司淮军粮台。四哥即著名爱国人士,震旦、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 改良主义者,语言学家,翻译实践家 时代背景 列强入侵 清廷懦弱 巢之将覆 完卵焉存? “愤外患日深, 乃专究西学” “善古文辞,尤精欧文,英、法现行文字以至希腊、拉丁古文,无不兼通” 主要经历 1870年(同治九年)入李鸿章幕府办理洋务。 1876年(光绪二年),被派赴法国留学,专攻法律、政治、外交,曾任驻法公史郭嵩焘的翻译。 1879年返国后,为李鸿章办洋务,成为其重要幕僚。曾数度去朝鲜、印度处理外交事务,后又任轮船招商局会办及上海织布局总办。 1890年后,居家著书。中日甲午战争时,建议创设翻译书院。 1900年7月,因赶译长篇急电而猝然去世,终年55岁。 主要作品 《富民说》 1890年著,主张发展对外贸易、扶持民间工商业等措施以富民强国,并将《富民说》上呈李鸿章。 《适可斋记言》1896年,马建忠与上海《时务报》主笔梁启超相识后出版。《拟设翻译书院议》为其中一篇。 《马氏文通》1898年出版,是汉语语法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音声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摩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 ———《拟设翻译书院议》 “夫译之为事难矣。” 善译论是翻译研究语言学模式的开端: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 音系学 句法学 语义学 词源学 文体学 马建忠vs.严复 马建忠vs.Nida “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音声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摩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 提出善译论的原因 矫正洋务翻译的弊端 培养“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翻译人才 矫正洋务翻译的弊端 译者语言和专业知识普遍较低 华人译者在翻译中处于从属地位 译者语言和专业知识普遍较低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回国留学生“惟以所学者为资本,赖以致富” 实际翻译人员“大抵于外国之语言,或稍涉其藩篱,而其文字之微辞奥旨与夫各国之所谓古文辞者,率茫然而未识其名称,或仅通外国文字言语,而汉文则麤陋鄙俚,未窥门径” 译本质量低劣 “阅者展卷未终,俗恶之气触人欲呕” “文辞艰涩”、“驳杂迂讹”、“挂一漏万,割裂复重,未足资为考订之助”,为“天下识者所鄙夷而讥笑也” 华人译者在翻译中处于从属地位 西译中述 “西人先熟览胸中而书理已明,则与华士同译,乃以西书之义,逐句读成华语,华士以笔述之;若有难言处,则与华士斟酌何法可明;若华士有不明处,则讲明之。译后,华士将初稿改正润色,令合于中国文法” 提出善译论的原因 矫正洋务翻译的弊端 培养“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翻译人才 培养“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翻译人才 “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 ---魏源 “驭夷为今天下第一要政” ---冯桂芬 培养“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翻译人才 但洋务翻译“言艺之事多,言政与教之事少”,只局限于“语言文字之浅,兵学之末,不务其大,不揣其大” “在位有志之士又苦于语言不达、文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