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风机-P1-2全解.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泵与风机-P1-2全解

教学模块1:泵与风机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能力(技能)目标 1.了解泵与风机在火电厂中的位置和作用 2.理解和把握离心泵与风机和轴流泵与风机的整体结构及前后部件的关系 知识目标 1.了解泵与风机在火电厂中的位置和作用 2. 掌握泵与风机的分类及特点 3. 掌握离心式和轴流式泵与风机的结构 4. 熟悉电厂中常用的泵与风机的结构、特点 5. 了解电厂给水泵的拆装 一、离心式泵与风机的主要部件 (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叶轮、吸入室、压出室、密封装置等 1. 叶轮 作用: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使流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主要部件 叶轮 结构:前盖板、叶片、后盖板、轮毂 封闭式 半开式 开式 叶轮 单吸 双吸 封闭式叶轮 叶片型式:圆柱形、扭曲(双曲率) 2. 吸入室 位置:吸水管法兰接头至叶轮进口的空间作用: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导液体平稳地进入叶轮,并使叶轮处的液体流速分布均匀。 2. 吸入室 型式:锥形吸入室、环形吸入室、半螺旋形吸入室。 ⑴锥形吸入室: 水力性能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液体能在锥形吸入室内加速,速度分布均匀。 应用:单级悬臂泵 ⑵环形吸入室 特点:结构对称、简单、紧凑、轴向尺寸较小。 在轴的背面产生旋涡,造成进口流速不均,流动损失较大 应用:分段式多级泵 ⑶半螺旋形吸入室 特点:在轴的背面无旋涡,进口速度分布均匀,流动损失小。 叶轮入口处有预旋,扬程略有下降 应用:单级双吸泵、水平中开式多级泵 3. 压出室 位置:叶轮出口或导叶出口至压水管法兰接头间的空间。 作用:收集从叶轮流出的高速液体,然后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入压水管或次级叶轮入口,同时将液体的部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 型式:螺旋形压出室、环形压出室。 ⑴螺旋形压出室 特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效率高; 但是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会产生径向力。 应用:单级单吸、单级双吸及水平中开式多级离心泵 ⑵环形压出室 特点:流道断面面积相等,流速分布不均;流动损失大、效率低。 应用:多级泵的出水段、输送含有杂质的液体。 4. 导叶 位置:多级泵前级叶轮和后级叶轮之间。 作用:汇集前一级叶轮流出的液体,并在损失最小的条件下,引入次级叶轮的进口或压出室,同时在导叶内把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型式:径向式、流道式。 ⑴径向式导叶 结构:由螺旋线、扩散管、过渡区、反导叶组成。螺旋线和扩散管称为正导叶。 流动方向:液体甩出叶轮后,有螺旋线部分收集起来,经扩散管将部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液体在过渡区沿轴向转180°后经反导叶进入次级叶轮入口。 ⑵流道式导叶 结构:正导叶和反导叶是一个连续整体,正导叶进口和反导叶出口形成单独流道,各流道的液体不相混合。 特点:流动损失小,结构复杂。 5. 密封装置 分为:密封环和轴端密封。 ⑴密封环 作用:防止高压流体通过叶轮进口与泵壳之间的间隙泄漏至吸入口。 型式:平环式、角接式、迷宫式 ⑵轴端密封 作用:泵吸入端防止空气流入泵内;泵出口端防高压液体向外泄漏。 型式:填料密封、机械密封、浮动环密封、迷宫式密封。 1)填料密封 结构:由填料压盖、填料、水封环、填料箱等组成。 特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寿命短。 2)机械密封 结构:动环、静环、弹簧、密封圈等组成。 特点:摩擦耗功小、密封效果好、密封压力高、使用寿命长。 使用:高压、高转速给水泵 3)浮动环密封 结构:浮动环、支承环(浮动套)、弹簧等组成。 特点:相对于机械密封,结构较简单、运行可靠、密封效果好;但轴向尺寸较长。 4)迷宫式密封 机理:非接触型的流体动力密封,利用流体流过转子与静子间的微小间隙产生的节流降压效应实现密封。 特点:动静间无接触、无磨损、使用寿命长。 应用:大容量机组的给水泵。 (二)离心式风机的主要部件 叶轮、蜗壳、集流器与进气箱等。 1. 叶轮 结构:前盘、后盘、叶片及轮毂组成。 后弯式叶片:机翼型、直板型、弯板型 前弯式 径向式 后弯式 叶片 前盘:直前盘、锥形前盘、弧形前盘 2. 蜗壳 作用:汇集从叶轮流出的气体并引向风机的出口,并将气体的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 型式:阿基米德螺旋线、对数螺旋线。 扩压器:向叶轮转向一边扩大,扩散角为6°~8°。 蜗舌:防止部分气流在蜗壳内循环流动。其几何形状、蜗舌尖部的圆弧半径及距叶轮的最小距离,对风机的性能、效率、噪音有很大影响 平舌 浅舌 深舌 蜗舌 3. 集流器与进气箱 ⑴集流器 位置:叶轮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