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微生物青岛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给排水专业,水处理微生物学重点.ppt

原核微生物青岛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给排水专业,水处理微生物学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 球菌(coccus) 球菌(coccus) 球菌(coccus) 球菌(coccus) 球菌(coccus) 杆菌(bacillus) 杆菌(bacillus) 杆菌(bacillus) 杆菌的形态多样 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丝状细菌 分布在水生境,潮湿土壤和活性污泥中。有铁细菌、球衣菌、丝状硫细菌等。 (二)细菌的染色 由于细菌的细胞极其微小又十分透明,因此用水浸片或悬滴观察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时,只能看到大体形态和运动情况。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和主要构造,一般都要对它们进行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 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 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所以首先区分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阴性菌,在选择抗生素方面意义重大。 革兰氏染色机理:目前有三种观点 1.等电点学说 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为pH2~3,革兰氏阴性菌的等电点为pH4~5。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比革兰氏阴性菌低,说明革兰氏阳性菌带的负电荷比革兰氏阴性菌多。它们与草酸铵结晶紫的结合力大,用碘-碘化钾媒染后,两者的等电点均得到降低,但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降低的多,故与草酸铵结晶紫结合得更牢固,对乙醇脱色的抵抗力更强。 2.渗透学说 与细胞壁有关:革兰氏阳性菌的脂类物质的含量很低,肽聚糖的含量高。革兰氏阴性菌相反,它的脂类含量高,肽聚糖含量低,因此用乙醇脱色时,革兰氏阴性菌的脂类物质被乙醇溶解,增加细菌细胞壁的孔径及其通透性,乙醇容易进入细胞内将草酸铵结晶紫和碘-碘化钾复合物提取出来,使菌体呈现无色。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脂类物质含量极低,而肽聚糖含量高,乙醇既是脱色剂又是脱水剂,使肽聚糖脱水缩小细胞壁的孔径,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草酸铵结晶紫和碘-碘化钾的复合物被截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仍呈现紫色。 3.化学学说: 碘液在菌体内与结晶紫结合后又和菌体内核糖核酸镁盐-蛋白质复合物结合,此结合物不易被酒精脱掉,呈革兰氏染色阳性。因革兰氏阴性菌缺乏核糖核酸镁盐,故对碘与结晶紫结合物摄取少,且不牢固,易被丙酮酒精脱色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 (二)原生质体 包括细胞质膜(原生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物质。 1.细胞质膜 紧贴细胞壁的内侧而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薄膜。是选择性半渗透膜。 组成:主要化学成分:蛋白质(60~70%)、脂类(30~40%)、多糖(约2%)。 细胞质膜的生理功能 1.维持渗透压的梯度和溶质的转移; 2.细胞质上有合成细胞壁和形成横膈膜组分的酶,在膜的外表面合成细胞壁; 3.膜内陷形成中间体,含有细胞色素,参与呼吸作用。中间体与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分裂有关,还为DNA提供附着点; 4.在细胞质膜上有各种脱氢酶、氧化酶、电子传递系统、氧化磷酸化酶等,可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5.细胞质膜上有鞭毛基粒,鞭毛由此长出,即为鞭毛提供附着点。 2.细胞质和内含物 细胞质是细胞质膜以内,除核物质以外的无色透明、粘稠的复杂胶体,亦称原生质。 主要由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无机盐和水组成。 核糖体:由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其中RNA占60%,蛋白质占40%。大肠杆菌可以分解出三种分子质量不同的RNA,16S RNA、23S RNA和5S RNA。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 3.拟核 无核膜和核仁,由DNA组成。 携带全部或部分遗传信息,它的功能是决定遗传性状和传递遗传信息,是重要的遗传物质。 (三)荚膜、粘液层和菌胶团 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层较松厚,而且相对稳定的黏性物质。 成分:多糖、多肽和脂类 不易着色,一般采用负染色法。 荚膜(capsule)功能: 1.保护作用: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保护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 2.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细菌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3.当缺乏营养时,荚膜可被用作碳源和能源。 4.具荚膜的致病菌毒力强,失去荚膜的致病力下降。 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粘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的荚膜包围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zoogloea)。形状多样。 有些细菌不产生荚膜,其细胞仍可分泌粘性的多糖,疏松地附着在细菌细胞壁表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