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爱情 爱情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爱情的特点: ——相异性 ——成熟性 ——生理性 ——利他性 ——排他性 1、爱情三角理论(Sternberg,1988) 亲密(喜欢式爱情) (浪漫式 (同伴式 爱情) 完美式 爱情) 爱情 激情 (愚蠢式爱情) 忠诚 (迷恋式爱情) (空洞的爱情) 三个因素的关系 激情、亲密和忠诚的体验彼此相互独立,又有着明显的关联。 通过fMRI技术发现,激情所激活的脑区和亲密、忠诚所激活的脑区并不相同。(Aron,2005). 爱情的组成成分由三种既相互联系又截然不同的生物系统控制(Helen Fisher,2006)。(1)性欲:由性荷尔蒙调控;(2)吸引力:由特定脑区里控制奖赏情感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5-羟色胺控制;(3)依恋:由神经肽催产素调节,依恋的时间越高,催产素含量越高。 2.浪漫之爱的影响因素 幻想:洋溢着激情的爱人会将他们的伴侣理想化,而理想化的赞美能促进浪漫。但幻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而变弱。 新奇:伴侣一起参加新奇、兴奋的活动会让他们更加相爱(StrongAron,2006). 唤醒:身体的唤醒,如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当伴侣变得熟悉大脑产生的多巴胺会降低。 吊桥效应 达顿和阿伦(DuttonAron,1974)的实验:地点是温哥华的卡普拉诺吊桥(Capliano Suspension Bridge)。 由危险的桥梁所引起的唤醒(恐惧、刺激)会激起男性对女性的兴趣;在不太令人紧张的地点碰到同一位女性的男性却觉得该女性的吸引力比较弱。 原因:错误归因与兴奋转移 浪漫爱情在婚后的变化 爱情策略 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关系的基础;培养与配偶之间的友谊;努力保持新鲜感;把握住每一个与配偶共同进行新奇探索的机会。(StrongAron,2006). 二、从众、服从与顺从 * (一)从众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 1、从众的原因 相信他人心理 寻求安全心理 忠于集体心理 * 2、从众的实验研究 Sherif(1935)的游动错觉实验 Asch(1956)的线段判断实验 ——知觉歪曲 ——判断歪曲 ——行为歪曲 * 喜欢的交互原则与增减原则(Aronson) * (三)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个体的特征 ——能力与才华 ——外貌与仪表 ——个性品质 双方特性的关系 ——相似性 ——互补性 情境因素 ——空间距离 ——交往频率 ——交往氛围 ——阻碍 * 错误效应(Aronson) 甲:答对92% 洒咖啡 结果:受欢迎程度提高 乙:答对30% 洒咖啡 结果:受欢迎程度降低 错误效应:小错误会增强能力突出者的吸引力,会降低能力平庸者的吸引力。 * 仪表对判刑的影响(Sigall,1975) * 个性品质 * 友谊和邻近性的关系(Festinger,1950) 费斯汀格等人以麻省理工学院已婚学生公寓的居民作为对象,研究他们之间的友谊和邻近性的关系。该家属公寓共17栋两层楼房,每层5户,共170户。在学年开始搬入公寓时,彼此各不相识。过一段时间之后,研究者要每户举出公寓群中新交的三位朋友。 结果发现,他们所交的新朋友都有四个共同特征:1、是他们的近邻;2、是他们同层楼的人;3、是他们信箱靠近的人;4、是走同一个楼梯的人。 可见,空间接近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 照片熟悉度与喜欢程度(R. Zajonc) 四、亲密关系 * (一)亲密关系的性质 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至少在六个方面存在差异: 了解程度 关心程度 相互依赖性 相互一致性 信任度 忠诚度 * (二)亲密关系与自我概念 A.Aron(1986)用自我延伸(self-expansion)来理解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实质是把他人融入了自我概念。 证据: 1、归因中的行为者—观察者偏差并不适用于亲密关系。 2、资源分配时对亲密者和自己的区分很小。 3、共有关系而非交换关系。 4、共有记忆。关系亲密的人在编码、储存和提取信息时有一个共通的记忆系统。 * 交换关系和共有关系的差别 交往情境 交换关系的表现 共有关系的表现 帮别人的忙时 期待他人立刻回报 不会希望他人立刻报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