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夜话29期犯罪心理学定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亮夜话29期犯罪心理学定稿

洪亮夜话29期 犯罪心理学 第一个环节 主持人导入语 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洪亮夜话节目,今天的洪亮夜话是嘉宾有约时间。我们的嘉宾是来自人民路小学的王龙云老师, 王龙云老师是一名从教十多年的教学一线的老师,也是一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目前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班。 今天我们邀请王老师谈有关犯罪心理学的话题 洪亮 王老师你好, 龙云 洪亮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洪亮 为什么我们选择这个话题呢,因为上周日,我参加了一个公益活动,我们去----开展了一个青少年心理援助活动,帮助的对象是正在服刑的少年犯。这些少年犯的经历很有普片性,我们觉得有必要,让广大的听众朋友,特别是年轻人了解一些。 龙云 去年秋天,我们也去过,我记得当时我和洪亮接待的是一个16岁的小伙子。 洪亮 是的,当时我们跟他握手的时候,你看到他手上有厚厚的老茧。你问他怎么回事,他低着头,不敢抬头看我们。 龙云 后来话题打开了以后,他才说,那是他们在监狱里劳动的时候,用手哪烙铁焊接材料,时间长了磨出的茧子。 洪亮 看着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他白白净净,很清秀的样子,你很难把他们和穷凶极恶的罪犯联系在一起。 龙云 是啊,如果你不看狱警给我们的资料, 你很难想象他们犯罪的手段是多么的残忍。不计后果 洪亮 同时,我们很难想象这些孩子的犯罪动机是多么的单纯,犯罪手段是多么的拙劣,可笑。 龙云 比如我们俩遇到的那个少年,他进少管所的原因是因为他打了两个不该打的电话。 洪亮 他把电话打到长虹路的电信大楼,谎称他安装了遥控炸弹。 他为什么要这样撒谎呢?因为他的手机里有一个删不掉的包月服务,他几次要求工作人员给他取消。工作人员说这不能取消。 龙云 这个包月服务是他在网上的一个黄色网站上看图片时下载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工作人员会拒绝取消。 洪亮 可能是因为这个包服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取消,时间到了才能取消。课是这个小伙子认为是工作人员故意刁难他,于是他就打恐吓电话。开玩笑说电信大楼里有定时炸弹。 龙云 他的这个玩笑开大了,当时正赶上反恐行动在襄樊展开。电信部门是重点保护对象,他被抓到的时候,还以为警察教训他几句就没事了,没想到这么严重。你说他幼稚吗? 洪亮 他这是不懂法。还有一位小男孩,你还记得吗?他们是双胞胎,他父母喜欢哥哥,哥哥上学成绩好,让父母省心,而他成绩不好,还喜欢惹是生非,父母越来越不喜欢他,他辍学后在家没事情可作,也不愿意到农田里干活。,呆在家里看电视,农村里电视没有闭路线,看不到几个台,他就租一些乱七八糟的碟子在家里看, 龙云 他一盘接一盘的看,最后把他们家的影碟机也看坏了,他急得要火烧火燎,父母也没有钱买新的影碟机,于是他游手好闲,跑到邻居家,趁邻居到农田里干活的时候,翻窗户进到邻居家,把邻居的影碟机抱到自己家里用,邻居根据脚印,到他家来讨要,他不但不还,还开口骂人,说影碟机是自己在旧货市场买的。他父母也认为自己的儿子受了冤枉。 洪亮 最后警察来了,他才承认,可是已经晚了。 龙云 你说这个孩子,你的方式也太幼稚了吧。拿别人东西据为己有,还名目仗胆。 洪亮 在这个案例中我觉得他的父母也有一定过错。 龙云 是的,他的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很容易导致孩子行为出问题。 洪亮 像他们这种双胞胎家庭,如果有一个孩子特别优秀,另外一个孩子就容易受忽略。受忽略的这个孩子就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如生理上生病,心理上叛逆,逃学旷课,服装另类等。 龙云 你分析的很专业,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名词叫,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如果我们对一个孩子寄予厚望,给予支持,表扬欣赏他做的事情,这种肯定对他就是一个正强化,他会越来越好。相反,如果父母老是批评他,指责他,骂他不争气,不上进这些话对他也是一种强化,他会真的按照你说的话去做。 洪亮 这就是你以前所讲过的。“家庭的魔咒”。如过父母给孩子的不是关爱,而是恨铁不成钢的咒骂,那么这个咒骂就会变成诅咒的咒语,孩子会生活在这个咒语的阴影中。 龙云 特别是父母本生有心理缺陷的时候,这种家庭的孩子出问题的几率就很高。 洪亮 我想起一个案例,我们在汇总的时候,其他咨询师讲的, 本人基本情况 小伟,男,汉族,现年17岁。无业,身高170cm左右,体态正常,小学未毕业,父、是搞建筑生意的,收入稳定,母亲文化水平均不高,小学毕业。 小伟是家中独子,父亲在外做生意经常不在家,她母亲一边带他一边做农活,母亲怀疑父亲在外面养的有另外的女人,经常和父亲吵架,父亲越发不愿意回家。妈妈经常说 。你爸爸不要你了。 孩子从小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念书期间,学习成绩不好。经常挨老师训斥,遭同学嘲笑。 二、家庭情况 小伟的父亲文化水平不高,父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