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武”、“德”二字说起
??? 首页 ? ? ? ?副刊 ? ? ? ?文化历史 ? ? ? ?文化采风
? 从“武”、“德”二字说起 ? 作者: ? ?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敬重道德。古人云:“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孔子办学设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也以“德行”为首。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同样如此。因此,武术界一直将有无优秀的品德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并让武德成为武术的灵魂,把有无优秀的武德,当作评价武林人物最重要的标准。我今天就从“武”、“德”二字说起,为大家略微介绍一下武德。
“武”字由“止”、“戈”二字组成。按古代造字法中的“会意”,它的意思是“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非以为残而与纵之也”(见《汉书·武五子赞》)。可见武有御暴防身、止戈平乱、化解争斗、获取和平之意。
据说“德”字在上古写作“德”、“德”,也就是上“直”下“心”。《说文解字》云:“德,外得与人,内得与心也”;“德,正见也。”可见“德”字有正见,思想公正无私,在外利益世人、众生;在内心境平和,祛除私心杂念之意。
“武”、“德”二字合起来作为一个词,最早是出现在两千多年前。专门记载西周到春秋各诸侯国史事的典籍《国语》中,就已有了“有武德以羞正卿”(有武德的人能被选拔并胜任官员)的说法。
而对“武德” 一词的最早具体释意,则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中记载“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带有具体内容的武德记载。古人说的“武有七德”,即是从此而来。
还有的古书中虽然没有使用“武德”这个词,但也是有了“武德”之意义,如:《诗经·小雅·巧言》中说“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这里“拳”字是历史典籍中最早出现的,指攻防格斗军事战争等武事;“勇”指勇力勇敢等品质精神,包涵一定的武德内容;
《汉书》中则载:“躬秉武节。”这里的“武节”也就是武德之义。
随着武术自身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武德不断被习武者强调,并进一步具体化,如《拳经》中强调武者应具备“德、识、胆、力、功、艺、传”等优点。这里首要的“德”,就是指武德,含顾识大体,艺高而不骄横,制人而不伤害等内容,指出学习武术是为了防身自卫,济危扶弱,匡扶正义,除暴安民,保家卫国,而不是为了为非作歹。
过去许多武术家认为:武德兼含“尚武”与“崇德”两个方面,尚武即崇尚武术,以武强身;崇德即以德养性,厚德载物,推崇公道,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等,武德的本质特征就是仁、义、礼、智、信、勇。
有人说:习武之人,应以武德为重,所谓持之以庄,临之以敬,接之以和,秉之以公,练之以勤,行之以义,存之以仁,归之以忠,而切忌恃强逞能,做无意义之事。
还有的武林人士提出武有四德:心德、眼德、口德、手德,要求习武者做到“正心、诚意”,“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非礼勿听”,格斗时要做到“非困不发”、“点到为止”。
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实也在互相影响,道家的“为而不争”、“柔则胜刚”、“曲则全”,佛家的“忍辱精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观念也在很大成度上濡染着习武者与武德。
另外,“武德”一词还被大唐高祖李渊作为自己的年号(西元618年—626年),能被作为年号使用的字、词,都是古人认为非常吉祥、美好的,由此也可见古人对武德是多么的推崇。
武德那丰富的具体内涵,深深的影响着习武者的心态、情感与思维模式。可以说武德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在武坛的缩影。
岁月悠悠,随着 “成、住、坏、灭”的规律,历史走到了共产红朝统治中华大地的时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几乎都被共产邪党毁灭殆尽,武术界历代传承的武德也随之没落。例如,现在许多武校都只顾赚钱,严重败坏了中华传统武德。但是我相信,中华传统文化定有复兴的一天,那时习武者一定会从新重视武德的,故而作此文章。
武德资料附录:
明代内家拳五不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不传。
清代《武技书 初学条目》对习武者品行作了规定:学拳以德为先,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学拳宜做正大之事,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
《昆吾剑箴言》中有慎择门徒的具体标准: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人无恒心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者不传,拳脚行不传。并认为:可传之人不传,失人;不可传之人而传,失剑。如认人不真,宁失人不失剑。
苌家拳《初学条目》云:学拳宜以德行为先,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意待人。
湘西苗拳收徒 “三教三不教”之戒:温柔者教,好事者不教;知礼节重义者教,亡命之徒不教;诚实本份者教,好色贪杯者不教。
湖南巫家拳“三不教”:狂妄之徒不教,轻浮之徒不教,忘恩负义之徒不教。
六合拳有“四不传”:一忤逆不孝者不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