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设计罗向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乡》教学设计罗向阳

故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教学重点  “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难点  “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涌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 (学生发言) 唐李白《静夜思》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王维《杂诗三首》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 萧索:衰败;冷落 家景:家境,家中经济状况 无端:没来由;没道理 如许:①多么,这么;②如此多,那样多 鄙夷:轻视鄙薄 展转∶①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②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恣睢:放纵,凶暴 三、引入正文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 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播放朗读课件) 同学们,阅读一篇小说,就如同认识一个人一样,只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才能与他相知交流。从这篇小说中,你读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总结: 1、感知人物 人物: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我” 问题设计: 在众多人物中,谁是小说主人公? (众说纷纭,预计会落在“我”和“闰土”上,让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总结: 判断小说主人公要看人物在小说中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主题思想”。这篇小说中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决定作用,因此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感知情节 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课文学习做准备。给学生创造自由发表观点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品味作品 问题探究 问题设计: 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以上人物串成一段话,并表现小说的写作意图。 (学生复述情节) 3、感知主题 问题设计: 此次回故乡,“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围绕“沉重、失望”,并自圆其说即可。) 教师总结: 阔别故乡二十余年,重履故土,内心应是按捺不住的欣喜与激动,而“我”却以沉重的心情感叹物是人非。在离开故乡时,发自内心的呼喊:渴望人与人的沟通,渴望新生活。 1、神游《故乡》,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 (生答:变) 问题: 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人变(以闰土为例课件展示) 对比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红肿,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 整体感知小说情节,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②景变(课件展示) 二十年前: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美丽) 二十年后: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阴晦) 2、问题: 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真的不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 其实,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